山西吕梁,明军大营。
唐王朱聿键部、高杰部、红娘子部三路人马齐聚。
然而,此番聚会的主角却非这三人,而是从京城赶来的堪舆队。
宋之绳宣读完圣旨,三人口呼万岁,领旨谢恩。
朱聿键上前一步,说道:“宋编修,请坐!”
“不敢,不敢!”
宋之绳慌忙推脱,说道:“下官奉旨前往延州堪舆石脂水,还需殿下和诸位协助,下官在此先行谢过。”
朱聿键却将他拉过去,按到座位上,说道:“你是带着陛下旨意来的,我等定会奉旨行事,只是这石脂水究竟为何物,竟然如此紧要,陛下不惜派兵深入闯贼腹地,你给我们讲一讲,让我们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做。”
在堪舆队抵达之前,便有消息传来,要求三人率部等候旨意。
只是传令官说的不清不楚,只知道要深入延州寻找石脂水,至于石脂水为何物,有什么用,陛下为何要如此大动干戈,却一概不知。
李光春在旁边看着,心中暗暗羡慕不已。
一个小小的七品编修,竟然被唐王视作上宾。
要不怎么说,还是科学院有前途呢!
不过,想到此行的任务,还有怀里那颗冰冷的手雷,心里忍不住发慌。
若成功找到石脂水,定是大功一件,可是,宁可不要这份功劳……
宋之绳被朱聿键等人围着,感觉受宠若惊:“这石脂水遇火即燃,且火势凶猛,水泼不灭。若将其装入陶罐制成火油弹,攻城时可焚毁敌军箭楼、城门,守城时可阻敌攀爬,实乃利器。”
朱聿键眼中精光一闪,拊掌道:“妙!若将此物投入敌阵,必能大挫敌军锐气。”
“殿下所言只是其一。”
宋之绳却摇头道:"陛下曾言,此物经分馏炼化,可得火油替代灯油,文人夜读、百姓纺纱便不用再省灯芯。至于真正的妙用……陛下说,要等百年后方有能工巧匠造出与之相配的机关。"
高杰听得一头雾水,正要发问,红娘子已经说道:"管他什么机关不机关!既然此物如此重要,咱们这就按陛下旨意行事。"
朱聿键点头道:"既然如此,高将军,你部佯攻太原,李夫人,你部向宣府大同施压。本王率部护送堪舆队进入延州。"
高杰却摆了摆手,说道:"倒也不必是佯攻,太原城虽被闯贼占据,但城中百姓对周遇吉将军之死耿耿于怀。只要找到内应,夺回太原并非难事。"
红娘子随后道:"我也不同意佯攻,大同和宣府已经投降建奴,不如趁机打下来得了!"
朱聿键沉吟片刻,说道:"若能夺回这些重镇,自然是天大功劳。但陛下旨意是佯攻,意在吸引闯军注意。我等不可贪功冒进,坏了陛下大计。如果诸位没什么意见,便各自开始行动吧!"
眼见堪舆队即将奔赴延州,李光春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忍不住插嘴道:"殿下,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聿键瞥了他一眼,问道:“你是……”
宋之绳赶忙说道:“下官忘了介绍,此人是翰林院修撰李光春,对水脉走势颇有研究。”
“哦!”
朱聿键点了点头:"李修撰有何高见,但说无妨。"
李光春脸色很纠结,酝酿了许久,这才鼓起勇气说道:"这延州乃闯贼腹地,我等深入敌后,会不会……太冒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