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跑道,他参加的是比赛,就算体力真的耗尽,也不会有任何危险。
麦劳利斯加速后,立刻超过了几个跟不上节奏变化的人。
很快,他离第一名只剩十米的距离。
而他前面还有五六个人。
这五六个人两个人或者三个人并排,组成两道人墙,后面的人想要超过去,需要从外道发力。
而进入外道赶超,可不仅仅是多跑几步的事。
因为这会改变运动员的节奏。
何况跑在前面的几人,一旦发现有人试图通过外道赶超,也会突然加速,始终和对方处于同一平面。
时间一长,那个赶超的人就会消耗掉大量体力。
大家有资格站在这里同台竞技,水平其实都差不多。
一旦有人被这么消耗,基本就与奖牌无缘,除非对方的实力和你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麦劳利斯虽然不知道这样的策略,但在野外积累下的丰富的奔跑经验,告诉他这个时候应该低调。
所以他并没有选择外道强超,而是小心翼翼跟在后面。
现场观众除了将目光盯上第一名,大部分人都在看麦劳利斯。
原因很简单,这家伙实在太另类了,尤其是他突然跑到跑道外侧拿水。
“等等,我看到了什么?
他拿水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喝?”
“难道拿水不应该就是喝吗?”旁边另外一名观众显然是个外行。
“肯定不能喝呀!
直到世界最顶级的运动员,跑一万米的平均配速是多少吗?”
“多少?”
“六十五秒。”
“等等,你说多少?六十五秒?真的假的?”
“我骗你干什么?”
平均配速说的是跑一圈需要的时间。
正规跑道一圈的距离是四百米,也就是说,对这些长跑运动员来说,跑一百米需要在16到17秒之间完成。
这是什么概念?
虽然这位问话的观众不太懂一万米跑的具体细节,但他上中学的时候参加过百米短跑。
他记得当时自己跑了十五秒多一点,在整个年级段排名第八。
那时他身体素质比现在好多了,现在再让自己跑一百米,哪怕倾尽全力,十六秒也很难完成。
这说明什么?
说明眼前这些运动员的速度和自己全力跑百米的速度差不多。
但要知道,他们跑的可是一万米啊,一百个百米,整整二十五圈。
旁边那位比较懂的观众看到他震惊的表情,不禁微微一笑:
“现在明白了吧?
没错,这些运动员以这种速度奔跑,一旦距离超过三千米,身体就开始释放大量的热。
这种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去,轻则受伤,严重者甚至有生命危险。
发过烧吗?
他们现在就等于是在发烧。
所以运动员一般跑到场外拿水,只是为了将水淋到身上降温。
就算喝上一口也会吐出来,不会咽到肚子里。
因为只喝到嘴里的效果,要比咽到肚子里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