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洒在大地上,姚茂玉身姿挺拔地站在队伍之中,他的表现颇为出色。
戏煜知道了以后,也算是特别的赞赏。
接下来的两天,天空格外晴朗,蓝天白云,让人心旷神怡。
部队渐行渐远,距离洛阳越来越近,众人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一天,戏煜带领部队继续安营扎寨。他站在营帐前,目光坚定地望着远方。随后,他转身走进营帐,把周瑜、赵云和关羽叫了进来。
营帐内,戏煜坐在主位上,周瑜、赵云和关羽依次坐下。
戏煜神情严肃地说:“诸位,我们离洛阳越来越近了,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
周瑜点头道:“大王所言极是,我们必须谨慎行事。”
赵云接着说:“洛阳乃是要害之地,我们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关羽沉默片刻,说道:“我等当全力以赴,不负大王所托。”
戏煜微微点头,对三人的表态表示满意。他站起身来,走到地图前,指着洛阳的位置说:“我们要制定一个详细的作战计划,确保万无一失。”
戏煜也明白,小心驶得万年船,虽然他有必胜的把握,可是也容易让士兵们产生骄傲的心理。
周瑜、赵云和关羽纷纷起身,围在地图前,开始商讨起来。
他们的神情专注,不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整个营帐内弥漫着紧张而又严肃的气氛。
戏煜目光坚定地看着周瑜、赵云和关羽,缓缓说道:“我想写一份劝降书送给曹丕,诸位对此有何看法?”
赵云皱起眉头,直言道:“大王,此举恐是徒劳。曹丕岂会轻易投降?我恨不得将其斩杀。”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愤怒。
又想起了被曹丕关押的事情。
周瑜也附和道。
“子龙所言甚是,此乃多此一举。曹丕生性狡诈,断不会因一书而降。”
然而,关羽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戏煜也看出来了,于是就把目光转向了他,他知道关羽一生在追求一个忠字,他肯定会有不同的看法。
他轻抚着长须,分析道:“大王曾在曹操麾下,与曹丕有渊源。写此书,虽未必能使其投降,但可表明大王仁至义尽。”
戏煜微微点头,对关羽的观点表示认同。
“云长所言,深得我心。”
看到戏煜这么说,周瑜和赵云也不再说什么了。
然后,戏煜就让三个人离去,他现在要开始写劝降书。
戏煜端坐案前,执笔沉思,开始写劝降书。
他的笔触充满了情感,仿佛要将心中的期望与真诚都融入到每一个字中。
周围静谧无声,只有戏煜的笔尖在纸上摩挲的声音。
他神情专注,眼神中透露出对曹丕的一丝期待。
“吾曾甚崇令尊曹操,为其效力。然今来攻,非为私欲,实为和平之故,不忍见生灵涂炭。”
戏煜落笔坚定,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战争的无奈和对和平的渴望。
他继续写道:“望汝能顺潮流,归顺于吾。若如此,必能共享太平之福。”
戏煜深知劝降之路艰难,但他仍抱有一丝希望。
之后,戏煜派人将劝降书送给曹丕。
索性直接交给姚茂玉吧。
当然他也明白,或许很多人不服,认为姚茂玉是一个新兵,不应该接受如此重任。
但戏煜还是这么决定了。
姚茂玉快步走进戏煜的营帐。
当他得知戏煜写了劝降书,并要他亲自送去时,他感觉仿佛被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击中。
“大王,您竟然如此信任我,将如此重要的任务交予我?”
姚茂玉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
“我肝脑涂地,也难报此恩。”
戏煜微笑着看着姚茂玉。
“这是给你一个立功的表现。”
姚茂玉点了点头,但是激动过后,他忽然感觉到戏煜的意思不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