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
百姓们眼前直发黑,他们虽然早已在一日日劳作和饥饿之中麻木了,但是在发现居然还可能过得更加凄惨的时候,也还是心情震荡。
要爆发战争了吗?全天下的战争?!
他们并不是没有听闻过战事,只是过往的那些个起义或者动乱,都只是局部、是某个地方的事情,根本谈不上天下。但是现在,这个黄巾起义……
有幼童不由得向父母道:“阿父阿母,我们要逃到山里面去吗?”他家后面不远处就有座山脉,而他虽然年幼,却也知道外面乱起来的可怕——别的不说,这上面写的要把他们都纳入军中,就足以让人恐惧不已了。
他的阿父阿母可是给他讲过许多大军过来后的可怕事情呢!
面对他的问题,他的父母却只是沉默以对。
要是天下乱了,他们这些庶民显然是没有什么活路的,没有粮食,没有衣物,没有武器,没有钱财……什么都没有。而这条命,也绝不会被人看在眼中。
但是他们自己想要活着。
他们也想要他们的这个孩子能够活着。
两人年岁在当下已然不算小,却只有这一个孩子,如今七岁——他们不是没有其他的生育,但是那些孩子都没有能够活下来,因为冬天的寒冷,因为平日的饥饿,也因为有时候莫名其妙的病痛。
不过这或许也是一件好事儿,至少这让他们不至于像是一些族亲们那样,不得不亲手解决掉自己的孩子。
现在,一家三口也不过是勉强活着,还要面对缺衣少食的问题。
可是日后若是真的天下大乱,或许确实只有逃入深山这一条活路……可是怎么逃?
生活在乡下,每日都要受到什长伍长的管理,还要受到里正的管理,想要逃走,逃到山里面,怎么能够躲过这些人的管理?
虽然家里面根本没什么东西,“衣服”不过三五件,粮食不剩多少,但是这样的几件“衣服”、一点粮食,再加上那些木板家具甚至灶台,还有捡来的柴火,以及赖以为生的农具,可都是他们视若珍宝的东西。逃走的话,怎么能够带走这些?
再者,大家都是同姓聚居,都是宗族亲人,如何能够不在意宗族而独自逃走?
——况且,还有连坐制度啊。
除此之外,如果他们真的能够成功到了山里面,又该怎么活下去也是个问题。
山上寒冷,但是他们根本没有御寒的东西;山中不知能否耕种,他们并没有多少粮食储备;山上有没有凶猛的野兽,他们能不能打得过……
逃,这个过程相当艰难,做出这个决定更不容易,而逃走之后的情况同样难以预料,难以应对。
【说起来有个问题,连坐制度,不是说那什么诛九族这种连坐,是邻里连坐这类的连坐,到底延续到了什么时候啊?
回复:不知道,好问题,小说里面通常都不写这东西,只有诛九族夷三族
不知道+1,我只知道秦朝有邻里连坐,汉朝好像也有,但是后来的朝代就不清楚了
这玩意儿这么好用,怎么看都不会被取消吧?
如果说是邻里连坐这种连坐制度的话,那其实从西周开始就存在了,然后战国普遍推行,只不过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的惩处力度不一样;然后从秦朝一直延续到唐宋(据我所知);到了北宋王安石变法,变成了“保甲制”,一直延续到清末;但是炸裂的来了,等到某刮民党时期,又重新出现,而且还是商鞅那种风格的(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邻里连坐一直存在倒也正常,毕竟以古代那个情况……但是刮民党还真不愧是刮民党啊,真真是永远没有下限,永远超乎想象
要不说是刮民党呢,人家干什么都不算奇怪,只能说是我们见识太少了
楼上↑,这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不论做什么也不会崩人设”啊……
……】
深受邻里的什伍连坐困扰的百姓们感受到了深深的绝望。
他们的态度显然不可能像是这上面发出评论的人一样,那么轻松、那么置身事外地感叹和评头论足,他们只觉得自己子孙家族的未来——如果未来还存在的话——完全是无望的。
虽然大家彼此都是乡里乡亲、或者多年邻居,整体上相处也还过得去,但是这不代表他们希望自己家有可能被其他人牵连啊!
尽管理论上他们可以彼此监督,督促大家不要做那些违法的事情,共同规范彼此的行为,懂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这样就不会出现被邻里连累导致的犯罪和惩处;但是这也只是理论上而已。
大部分时间,大部分人,或许是愿意听从邻里的劝告的,也不是那等能够做出丧心病狂之事的人,可这只是大部分人而已,总有那么一些“少部分人”,对邻里生死毫不在意,只在乎自己想做什么。
这种人能够听得进别人的劝说吗?这种人真要做什么事情,能够让他们拦住吗?
更有甚者,有些人要干什么,他们作为邻居都完全不清楚,连提前上报都做不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这种人一旦做事情,那就真是干大事。
他们作为邻居能怎么办?
说句不好听的,若是同一族承担株连的风险也罢,毕竟族中之人若是真的出息了,同族之人或多或少都是能够沾上光的,至少也能有个同族的名头;但是邻居……
处得好的邻居或许会照拂自家一二,关系一般般的又有什么好处?再者,邻居若是发达,那肯定会搬家,搬到一个更好的环境中去,和自家能有多少联系?
当然,其实族中连坐他们也不是很喜欢。
-
有一些皇帝的心情也不是非常美妙。
首先是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