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宗室这个时候有什么人?”朱棣非常直白地评价道,“我记得好像也就是一个李孝恭还算有些能力也有些功绩了吧。”
这和他们大明的宗室可不太一样——哦,现在的大明宗室,与先前的大明宗室也并不一样了。
但这不重要。
反正,唐朝的宗室,在开国那个阶段的时候,出彩有能力的人还真没有两个,只有一个李孝恭而已。
他当然也是宗室的标杆,毕竟,宗室里面剩下的都是些什么人?
前面有一个本来前去攻打结果见到窦建德就退避三尺、最终还被窦建德俘虏了的李神通——但是说实在的,李神通也属于建立了不少功劳的人了。
至于说李渊本人的几个儿子,那暂时不算在这种宗室范围中。
而且就算是唐高祖李渊和太穆皇后的几个儿子,那也有李元吉这样的渣滓……
不过,大明的宗室说到底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宗室倒是没有了什么大规模造反的可能了,为大明天下的安定添砖加瓦;但是另一方面,宗室的待遇也确实不错,,如果日后宗室的人数日渐增长的话……
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宗室问题,也有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大明当然也需要自己想出一个合适的解决方式——而作为如今的皇帝,朱棣也需要为宗室们找到合适的出路,总不能让老朱家的人在成了宗室之后还能饿死、过得难受吧?
但是如果宗室人口繁衍过快,到底该怎么办?
-
“这么说,唐朝这次派出来的兵力很多,将领也都很厉害?”百姓们看到这一长串的情况介绍,得出了一个比较肯定的结论。
能派出来这么多兵马,这就是那什么说的“三路并进”,哦,不,这都不只是三路了,李孝恭、李靖、黄君汉、李世积,这加起来都四路了。
而这四个将领,各自都有一串介绍,字里行间都是在表示他们非常有能力,也建立下了许多的功劳,所以,“辅公祏这一次恐怕是真的不太行了啊。”
“其实他不起兵也没什么问题,总不会少了他的荣华富贵的啊。”有人非常惋惜于辅公祏的选择。本来好好地,怎么就非要来这么一场呢?
都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了,突然说要把这个门给拆了……
这肯定不能成功的啊!
“我发现了!”有人则在这段介绍中发现了新的东西,“这瓦岗军的将领在唐朝的好像有挺多,而且也没有变成个……吉祥物,而是真的能够领兵打仗的!”
这一点,是全新的发现。
之前,虽然所有人都知道李密归顺了唐朝,而且还带了不少将领、两万人马,而在李密归顺后,其他地方的一些瓦岗寨将领也归顺了唐朝。
即便李密被杀,这些人也都是还在唐朝麾下。
但确实,没有人想到,这些瓦岗军的将领竟然还能这样的领兵打仗——至少其中一部分,看起来并没有受到李密之事的影响。
“所以,唐朝还挺宽容大度的?”有人疑惑道。
【唐军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而唐军抵达江淮地区还需要一段时间,辅公祏则是直接开始扩充自己的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