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7Z小说网>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第389章 拒绝分歧(第1页)

第389章 拒绝分歧(第1页)

李世民和李渊父子二人都陷入了沉默。

安史之乱,让一个原本是西北戍边军队给进入了长安,摇身一变,成了京城禁军……这件事情背后的意味已经足够深重。

安史之乱到底是怎样的走向?

虽然大唐最后肯定是获胜了,但是过程究竟如何?为什么中原的朝廷军队都不够,还一定要调动西北戍军进京?这个西北戍军到底是怎么被调动进京的?

而且,进京了之后,还就不走了,直接变成了禁军?大唐原本的禁军哪儿去了???

军队情况的变动,一向影响深远,且深度反映当时的政局,更不要说是禁军方面的变动了。

而更让人崩溃的是,这个西北戍军,在变成禁军之后,也就是神策军,竟然在很多时候其兵权被宦官掌控——哈?!

宦官,掌握一定军权……

其实这种事情也不是没有过,但通常只是宦官身为皇帝的耳目,作为监军之类的,用以制衡军中将领。当然,纯粹的宦官领兵作战,在历史上也确实存在,但那完全是少数中的少数!

而就算宦官掌握了一定的军权,在理论上,也应当是皇帝利用宦官掌握军权,分权制衡;换言之,宦官乃是代天子行事,只要天子愿意,那么随时随地都可以换掉这个宦官。

可是大唐——大唐这个情况……

宦官直接成了实打实的掌握兵权,而不是“代天子”,权力真正的掌握在了宦官手中,而不是皇帝手中。

这种情况,这种情况……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有哪个蠢货皇帝难道还连兵权都拱手让人,而不知道要牢牢抓在自己的手中吗?

昔年东汉幼帝汉质帝,年不过九岁,都知道自己是皇帝,知道权力应该属于自己,知道梁冀是“跋扈将军”,是窃取了皇帝权柄的人——九岁的皇帝,也知道权力的重要性了啊!

怎么,大唐难道还能出来一个不知道权力的重要性的皇帝?

大唐,总不能是出了个什么年岁小到完全不能理解权力是什么东西的幼帝吧?

不然,怎么能让兵权——而且还是皇帝身边的禁军的兵权,落到宦官的手中,让宦官有了专权摄政、废立天子的能力?

【不过,王仙芝本人其实对唐朝的官僚体系并没有多少了解,这也很正常,古代的普通百姓们,一生之中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其实也并不如何和官府打交道。非要说的话,缴税服役,这确实算是打交道,但这也只是和小吏们打交道,而不是和官员。】

【因此,百姓们对于官僚体系是什么情况……那还真是没有什么了解,最多知道,有个县令,太守,刺史,郡丞县丞等等,以及宰相之类的官职。】

【即便是放在现在,其实也有很多人并不清楚政府的整体系统情况的。】

【反正,结果就是,王仙芝面对这个招安,还挺心动的——他也并没有多么高的志向,起兵的时候说出去的口号是均平天补,指责唐朝赋役沉重,赏罚不平,但也没有说自己要推翻唐朝建立新的朝廷。】

【而如果能够招安安稳富裕地过日子,还成为朝廷的一员……王仙芝也并不多么不愿意。】

【但是,王仙芝是动摇了,可是其他人却不愿意——即便是不谈什么崇高的理想、对朝廷的怨恨等等,只说大家都是俗人,那朝廷给出的这个利益也绝不能让大家都放下武器就此归降。】

【别的不说,哪怕不知道这个“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究竟是个什么官职,可是大家也能看明白一点:朝廷只给了王仙芝那么一点好处,可没有给其他人一星半点!】

【大家都是起义军,就算下面的普通士卒不算,那也有好些个将领,朝廷只给王仙芝一个官职,那其他将领又该怎么办?王仙芝被招安了,那其他人呢,是还能活着回家继续忍受朝廷的压榨,还是直接被朝廷的军队不断追杀?】

【黄巢第一个反对,让指着王仙芝的鼻子大骂:“一开始,你和我一同立下誓言,说要横行天下。如今你一个人领了官职离开,你要让这剩下的五千多人又去哪里?”】

【除了黄巢之外,其余的起义军将领、士卒也都强烈反对王仙芝接受招安,为了稳住手下人,王仙芝不得不拒绝了归降,但起义军内部的裂痕已经出现——王仙芝和黄巢开始分兵作战,黄巢自己带着两千人马向北进发。】

“那可不,我还真不知道咱这里朝廷究竟是什么样的……也有这什么,什么御史吗?”一个老妇人赞同道,她也是年岁不小,见识比年轻人多了许多了——本朝女子出来做活的也并不少,所以,她也不是那种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人。

可是,她也确实并不怎么知道朝廷究竟是什么样的。

最多,也就知道她们本地的一小部分官员,知县、知州,还有巡检,县丞这些。多了,她也并不清楚。

“或许那些京城的百姓对此知道的能多一些吧……天子脚下,首善之地,肯定和我们这样的百姓不一样。”旁边的顾客道,他也对此并不如何了解。

虽然他是男子,走过的地方要比女子多上许多,可说起来朝廷的情况……那还当真是两眼一抹黑。

谁知道朝廷是个什么样,知道朝廷有什么官员?

以往,他们也知道自己对此毫无了解,但是也并不在意——朝廷的官制到底是什么样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朝堂上的种种事情,朝堂官员究竟有什么,这些距离他们的生活都太远太远了。

远到根本对此毫无了解,对生活也基本没有什么影响。

反正,他们即便知道了朝廷官制是个什么样子,难道就能发大财,或者让自己的儿孙也当官了?

别的不说,他们只要能够有些个七拐八拐的人脉或者亲戚,能够获知一些和自己的生活相关的朝廷消息就够了——比如,增加或者减免赋税,比如,徭役问题,再比如,粮食涨价之类的事情。

其他东西,真的是毫无了解的必要。当然,他们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了解的渠道——朝廷的官制相当复杂,他们能够接触到的人,又有谁能够如数家珍一样清晰了解?

喜欢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