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燕嫂的这两栋房子地基标准是按着七层楼高来打的,距离只能用握手楼来形容,只浇筑了三层,是因为朱哥再凑不出钱来了,只说以后有钱再往上加楼层。
万云内外看了一遍,跟路上见到的农民房相比,没什么区别,四方四正,三房一厅,特色不大,里头的家具也完全不如自己深圳的小院儿家里雅致,都是大路货,很符合朱哥和丹燕嫂两人粗糙的风格,毕竟自己家里是桂老师亲自挑选的,桂老师可不是在吃住行这些方面委屈自己的人,她跟城哥也是跟着沾光不少。
不过参观是小事,大家聚会说话才是正经。
丹燕看万云生完孩子恢复得不错,夸她:“以前觉得你姐像杨钰莹,现在看你长了点肉,看着也不差嘛。”她是典型的少。妇审美,结了婚的女人都不算数,必须生过孩子的女人,才能进入冯丹燕的审美范畴内。
“嫂子,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你还讲。”万云笑,这个丹燕嫂,说话总是让人啼笑皆非。
“你们是第一天来的客人,趁着我现在还有精力,咱们快点说会儿话,不然等会儿我就要出去招呼其他人,顾不上你了。”为了这场新房喜宴,丹燕嫂这个女主人忙一个月了,也累瘦了一圈,拉着万云的手,找了个可以看到周之慎婴儿车的角落,问她,“你们生意怎么样?”
这真是,天天都烦恼的事情呢,万云笑言:“丹燕嫂,你可真会挑话题,我跟周长城每天都在发愁,没有大单子,每个月做的那些小打小闹的单子,只能好好歹歹先活着。”
“哎哟,你既是万老板,又是老板娘,都说自己日子过得不好,我这种连个店都没有的家庭妇女岂不是更艰难了。”为了起这新房子,冯丹燕忙里忙外,已经好久没有出去卖面条儿了,只是她和朱哥一直说想开店,从万云第一年到广州就开始说,说到现在还没开成,往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重新提起,说起来她还挺会自嘲,见万云只是笑,又说到另外的事,“阿云,我跟你说件事儿,你回去跟长城,还有那个桂老师也说一声。”
“怎么了?”万云好奇地问。
“我们搬出来的时候,听人说有地产公司要征收珠贝村的土地和房子,往后要建带商场的大型小区,还说要建什么地铁,到时候会有征收赔偿,不是补地就是补钱,占地越多补偿越大,好多村民已经开始往自己的房子上加楼层了,就是为了要多点拆迁款。”丹燕嫂对万云掏心掏肺的,百忙之中也要把这个消息和她说一声,“也有人趁着征收政策下来之前,买珠贝村和附近的房子,想浑水摸鱼。”
“我记得你说过,你们的那个小院儿包括地皮在内都是自己的,如果不卖的话就等政策,如果要卖的话就挑个好价格,别亏了。”丹燕嫂从前就爱东窜西窜,这些事情她清楚得很,因此说得也很清晰,“我看你们都没回去过了,担心你们被人忽悠,低价就出了。”
万云惊讶,她因为一到深圳就查出了怀孕,后来生了孩子,也走不开,就一直没回过广州,城哥倒是时不时回来,但更多的是在其他地方拜访客户,而桂老师基本上都住酒店,他们确实没听到这个拆迁的消息,想来也只是刚起头,政策还没出来,立即答应:“知道了,我等会儿就跟他们说一声。”
她们两个女人说着这些话的时候,周长城和朱哥也在聊天。
朱哥住新房,是大喜事,周长城已经跟他喝过三轮酒了,诚意给得足足的,趁着朱哥还没喝上头,赶紧提了之前说的那个订单:“朱哥,你和那帮弟兄商量得怎么样?要开始对脚手架进行改革了吗?兄弟我一直等着你呢!”
自从参与到海南炒地皮这件事后,朱哥在经济上元气大伤,赚钱方面也没有刚到广州时那么顺畅了,再加上还有好多工地欠款一直没收回,他做事情就变得有些缩手缩脚,打击多了,熊胆也变怂了,之前确实有承建商要求他们用钢铁架换下竹子和木头架,但那都是成本啊,包工头们也不想搞这些东西,正互相扯皮拖拉呢。
如果他要在周长城那儿下单做钢管脚手架,要不就跟其他人合伙,要不就自己出一大笔钱。可闲置不用的话,还得租个仓库存放,其实认真算下来,是一笔不大合算的买卖,只是之前放话出去给周长城,说一定会做,话说太满,现在多少有点收不了场。
“兄弟,我这。。。我这刚起好房子,”朱哥此时恨自己酒量太好了,只好勉强装作歪头歪脑的样子,指着身后的屋子说,“刚起来的房子,还欠了一屁股债呢。”
周长城跑了这么多客户,也能看懂朱哥那点儿小心思,顿时又觉得有些无味起来,这个朱哥,牛皮吹大了,搞得自己抱了一肚子希望过来,现在又变成这个结果,不过他也没有勉强,跑业务本就不能太过依赖某一个单一的承诺,只尽量把话说得好听:“朱哥,一时手紧,总会时来运转,反正我的厂子就在深圳,你一声令下,我立马开机器给你干活,随时待命!”
朱哥原来喜欢周长城厚道,现在则是喜欢这老弟的日渐圆滑,说话让人能下台:“行,有哥儿们这句话,我朱哥肯定记得!”
在朱哥那儿吃完中午饭,万云开着车,把阿英姐送到罗姐那儿去,又载着周长城和熟睡的孩子回了珠贝村。
路上,她把冯丹燕说的那些话告诉周长城:“晚点要记得跟桂老师说一声,珠贝村小院儿的地契是他收着的,看他是什么打算。后续你再到广州找客户的话,也适当打听一下这边拆迁是什么政策,珠贝村占地不小,到时动静应该会很大。”
“好。”周长城喝了点酒,不至于醉,但是很犯困,半眯着眼靠在窗户上,烦恼失去朱哥这个订单的事儿,事情怎么能这么不顺利呢?
这次回珠贝村,是因为怀念,原先就听说小院儿里长了杂草,几个房间都长蛛网和青苔了,桂老师看这儿无人居住,也没有再回来打理过。
这是他们在广州的第一个家,从1987年到1995年,住了八年呢,怎么会没有感情?
可房子是一定要用心去维护才能保养得好,如果长久不住人就是会失去人气,其他的动物植物就会过来占领地方。
一下车,吹吹风,周长城就醒了,抱着还在睡梦中的儿子,沿着曾走了千万遍的珠贝村二巷,回到原来的家里,万云掏出钥匙去开门,门锁都生锈了,开了好一会儿才打开。
丹燕嫂要是在珠贝村,还会来打理一番小院儿,现在她也搬走快两个月了,院子里杂草丛生,鱼池干枯,原先在院子里建的大灶也布满了灰尘,灶台上,城哥焊的铁皮还在,一下雨时,这铁皮“滴滴答答”地响,扰人清梦,楼上楼下的房间还有些他们没搬走的家具,书房倒是空了,桂老师全都搬到深圳去了。
在深圳家新的书房里头,万云只看到桂世基的那本书《小王子》,但没有找到桂老师原先留下的那十多封信,他应该是自己处理了。
周长城和万云都猜测,桂老师本来想着是再不会回来的,所以愿意把自己的过往开诚布公地告诉了两个亲近的小辈,也当是留个念想,让人往后也能记住他和他曾经经历过的人生,桂老师虽然总是一副骄傲的样子,可他也害怕被人遗忘。谁知后来还是从香港回来,大家继续亲亲热热地住在一起,以他那样强烈的心性,又带点大男子主义的男人,恐怕不会乐意小辈们当面提起那些并不光荣的往事,所以大家还是当做没发生过好了。
万云上楼,踩了一地的落叶,打开原来他们住的房间,里头的床板和桌子都在,有些伤感,日子过得可真快啊,一眨眼又快两年了。
此时周之慎在周长城怀里转醒了过来,小孩儿怕热,睡出满额头的汗,万云掏出手帕给他擦脖子擦额头,看他乖巧地趴在爸爸的肩膀上,双手抱着爸爸的脖子,也不胡闹,像只乖乖的小猪,似乎还没睡醒,眼睛却睁得大大的,像是在打量自己在哪儿。
“你就是在这儿来的。”周长城拍拍这小猪屁股,又忍不住亲儿子一口,“真会挑时候,爸妈要开始新生活,你就来了。”
万云被周长城一提这件事,嗔他一眼:“你倒是带着儿子找来处了。”
“小云,到时珠贝村如果拆了,他就真没机会来看看这地方了。”周长城也有无限感慨,每一个小家都见证了他们的成长和生活,当然会舍不得,想起来也有很多难忘的回忆。
“那我们在广州再待一日,把桂老师喊过来,咱们在这儿拍张照片,也当是留个纪念。”万云如此提议。
周长城搂着儿子说:“好。”
第228章
珠贝村可能要拆迁一事,周长城和万云两人对桂老师提起,桂老师表示早先已经听说了,他向来是那种喜欢拥有土地的思想,但时代城市建设进程的大潮流是他不能阻挡的,他不愿意折腾太多,等政策出来,在尽量保全土地所有权的情况下,随众村民的选择走就是。
带着不舍的心情,大家又回了一趟珠贝村,尽量留下影像,现在生活的主要阵地是在深圳,往后想再回来,可能也没这样人齐了。
在广州待了两日,见了裘阿姨和三两个昔日朋友,还是要回到深圳去,投入人生的洪流中。
一早上,秋日的阳光落在地面和人的身上,金灿灿,暖洋洋的,令人周身自在,周长城转着方向盘,准备出海珠往城际干线开去,广州地方比深圳大,马路路况也复杂,但这两日总觉得海珠的路上大巴车很多,一辆辆往琶洲的方向开去,也不知是什么日子?难道是开什么大会?
他等红绿灯的时候,看到左手侧边有辆商务车,转头一看,有几个头发蜷曲,浓眉深眼,说着英文的外国人在交谈,他摸摸下巴,顿时觉得哪里不对劲,等过了红绿灯,周长城忽然一拍方向盘,不小心拍到中间的喇叭,短促一声响,人也叫起来:“错了错了,方向错了!”
“怎么了?前面的路牌不是写着‘往深圳’的方向吗?”万云坐在副驾驶,被他突如其来的情绪吓了一跳,又赶紧回头去看阿英姐怀里抱着的周之慎,怕周长城高亢的声音吓着孩子,好在周之慎被前面的声音吓得震动了一下,并无大碍,双手抱着奶瓶继续喝奶,那双不老实的脚则是还在乱蹬。
桂老师也倾身上前,紧张地问:“什么东西错了?走错路了吗?”
“广交会!”周长城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我怎么就把这个渠道给忘了?真是蠢材!”
万云一听周长城的话,又四处看看那些运着各国参展商的大巴车一辆辆路过他们旁边,也很快反应过来了,对,广交会!这么大个找客户的平台,怎么一下子就没反应过来呢?亏他们在广州待了这么多年,天天兜着圈子请朋友和上下游合作商介绍客户,竟把最直接的渠道给忽略了,确实该自责一番!
九十年代,全球的沟通渠道不算通畅,互联网没有普及,国际电话打起来也很麻烦,快速联系的方法还是传真,但昌江这类外贸公司能做全世界的生意,除了在当地外聘一些行业销售,还有就是每年都花很多钱派人出去参展或观展,有时候面对面聊得好,信任度上来了,有一些订单直接在展位上就签合同了,是很直接的挖掘客户的方式。
read_x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