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7Z小说网>织明 > 第三百四十五章 张诚恐有安禄山之心(第2页)

第三百四十五章 张诚恐有安禄山之心(第2页)

他亦知今日的这番谈话十分关键,虽然不一定能够达到决定永宁伯张诚生死的地步,但稍有不慎,却有可能彻底影响他在皇上跟前的荣宠。

虽然王承恩打小就陪在崇祯皇帝身边,已经将自己全部身心都托付在了崇祯皇帝身上,对其忠心耿耿,并不十分在乎自己的荣宠。

但对于永宁伯张诚一事,稍有不慎,一个处理不好可是关乎大明国运的存在,他自然不想、也不愿看到命运多厄的大明,再加深磨难。

因为,这一切最终都将落在他的主子,大明朝的皇帝朱由检身上,这是王承恩最不能容忍的。

而崇祯皇帝虽是只吩咐他起来,但那话中之意已是十分明显,就是要他继续说下去,王承恩在皇上面前也不做作,他立刻便要站起身来。

可由于跪得有些久了,以致双腿略微发麻,就在站起的一瞬间竟不自觉地又要向地上倒去,他急中生智,忙就势又一次跪拜于地,叩首说道:“皇爷,请恕老奴直言,本兵因非进士出身,向为阁臣所不齿,不惟在政事、军事上为之掣肘,更不时针对本兵诸项决策,冷嘲热讽加意抨击。”

王承恩虽然已经得了皇上暗示,让他说下去,但却依旧小心翼翼,他每说完一句话都要略微停顿,以观察崇祯皇帝的脸色变化。

可见,能在君前久伴,且圣宠不衰是有原因的,不但要揣摩圣心,更是要时刻注意皇上的脸色,以及说话的语气。

此刻他见皇上并无不喜之色,才敢继续说道:“皇爷,这些都属国事,尤在用人之上,老奴本不该多言,可他们如是谗言诬陷忠良,蛊惑皇爷,老奴就不敢不言了。”

崇祯皇帝本是目光温和地看向王承恩,闻听此言,他眼中猛地射出一道精光,沉声道:“他们是谁?何来诬陷?又何来蛊惑之言?”

别看崇祯皇帝这番问话显得咄咄逼人,但王承恩却是丝毫不慌,因为他知道主动权如今已经被他夺了回来,下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皇爷难道忘了杨阁部在时,朝臣便多有攻讦之言,究其根由,无非不满杨阁部独得圣宠,心生妒恨,才如此为之。

而今,本兵陈新甲亦是如此,其以举人之身,而登堂入阁,又在皇上跟前得宠,诸位阁臣当作何想?

他们寻不到陈新甲的由头,便将满腹怨愤之言,都倾泻在永宁伯身上,诬永宁伯为唐之安禄山,那谁又是李林甫、杨国忠之流,谁又是唐玄宗呢?”

王承恩大着胆子将心中话语,一口气的都捣鼓了出来,他虽然无意搅入朝臣的派系之争,但此番前往辽东监战后,他在崇祯皇帝跟前也没少夸张诚的忠勇敢战。

尤其是刚才更对张诚的“忠、勇、能”三方面,都给与了极高的评价,可恰在这时崇祯皇帝说出了那句经典之言,叫他如何能不为张诚有所争辩?

如果,王承恩不为张诚争辩,那他在辽东监战便有失职之嫌,且刚才对于张诚的一番夸赞,也让他无法解释。

最为关键的还是王承恩本心,对于朝廷上的几位阁臣就深有些想法,所以才会有此番举动和言语。

不过,他的话也确实抓住了重点,抓住了崇祯皇帝的痛点,尤其是那句“谁又是唐玄宗?”

唐玄宗就是唐朝的玄宗皇帝李隆基,他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孙子,其生父是李旦,他既是唐朝开元盛世的开创者,也是使唐朝由盛转衰的始作俑者!

唐玄宗在统治唐朝的前期称得上是励精图治,他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大有作为,一举开创了被誉为大唐极盛之世的“开元盛世”。

这些其实也很符合崇祯皇帝的意愿,若是唐玄宗的生命在这时结束,说不定他也会成为崇祯皇帝人生目标的一个参照模板。

但唐玄宗在统治后期宠爱贵妃杨玉环,耽于享乐,生活上变得极度奢靡,而在政治上也开始变得腐败起来,他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为相。

更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将领,试图利用他们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发生的“安史之乱”。

最终为唐王朝迎来了长达八年战乱,耗尽了开元盛世积攒下来国运与民气,使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为最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而唐玄宗本人也在逃难之际,被他的儿子唐肃宗逼宫,成为唐王朝的“太上皇”,虽然安禄山被剿除后,他由成都返回长安,却仍是被软禁于太极宫甘露殿内,终日忧郁寡欢,直至因病驾崩。

王承恩的心里知道崇祯皇帝一向自比尧舜,又怎会甘心自己被诬作使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唐玄宗呢?

果然,崇祯皇帝听了这话后,立时暴怒,他圆睁的双目中泛起血丝,大口喘着厉声喝问道:“你……你说……谁是李林甫,谁是杨国忠,谁……谁又是唐玄宗?”

王承恩知道今日之事算是躲过去了,他伏地不起,如小鸡啄米般叩首不止道:“皇爷恕罪,皇爷饶命……”

良久,崇祯皇帝才长舒了一口气,他叹息着说道:“此事也怪不得你,且先起来吧。”

王承恩这一次有了准备,他以手撑地缓缓起身,先让自己的腿得到一些舒缓后,才彻底站起身来,即使如此仍感到双腿一阵阵发麻,颤抖不已,却也只能勉力支撑不使自己再次倒下。

他看着情绪激动非常的崇祯皇帝,顿感心中一阵酸楚,不由开口道:“皇爷,国朝用人之际,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切不可使忠勇良将流血又流泪啊!”

此时,崇祯皇帝也逐渐恢复平静,他适才经王承恩一番提醒,大有幡然顿悟之感,而今王承恩的一番话,又使他犹如醍醐灌顶一般。

但他此刻仍是绷着脸一言不发,迈起大步行进了乾清宫内,王承恩只得以碎步在后紧紧跟随,一同进了乾清宫大殿之内。

崇祯皇帝在御案边止步不前,猛地回身说道:“传陈新甲来见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