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慎之是个大忙人,他派人在顾府外守了几天,才得到消息,今日顾慎之归府早。
于是他写了拜帖,又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这才登了门。
这段时间,她娘也说过,顾家的嫡小姐顾青鸾最近与夫家和离,回了娘家。
颜祁儿时对顾青鸾就很有好感,于是心里有了打算。
嫁过人又何妨,他颜祁不是那种沉溺于儿女私情的男人,如果对他有益,就算是寡妇,娶回家也无妨。
想到刚才见到顾青鸾,多年不见,当年那个男童打扮的小姑娘,如今已经出落得袅袅娉婷,引人注目了。
颜祁心里似乎燃起一团火,他在回府的路上做了决定。
顾慎之最近一段时间在忙去江南的事,周氏得知这件事,心里一直很惦记。
往年下江南,顾慎之都是带顾宥鹏去,江南的那些铺子的都以为顾宥鹏是顾家未来的接班人,因此都对他相当客气。
今年要是顾宥鹏能继续跟着,那应该是更好。
周氏心里有自己的盘算,她如今被剥夺了管家之权,在府里许多事都得小心翼翼,除了她那几个庄子,其余顾家的产业,她是一点手都插不得。
想到如今的管家之权都在顾管家手里,周氏考虑半天,又叫来刘嬷嬷:“上次送顾管家的那枚香囊,他有日日带在身上吗?”
刘嬷嬷听到周氏如此问她,顿时脸色羞赧,着实有些不好意思。
“回太太的话,最近没机会见到顾管家,暂时还不清楚。”
刘嬷嬷这倒是说的是实话。
顾府的管家可不是一般的忙。
除了后院的事,府里的大小事务,庄子上的事,包括许多人情之间的往来,如今皆由管家负责。
以前跟着周氏的那些管事们,在周氏底下作威作福习惯了,时常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私拿银子,只是一次不敢拿太多,十两二十两的,倒也没有什么影响。
周氏知道,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当作是给他们的好处了。
而顾管家一接手,那些蛀虫们便藏不住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府里一些管事的,换了人。
周氏知道后,在东院的花厅气得又摔了一套上好的天青色茶盏。
顾宥鹏也感觉出最近府里不好拿银子了。
往日周氏当家,他只需要跟账房说一声,银子便可随意拿,不计较数量。
但是最近但凡上百两的银子,都必须经过管家的手,且每笔出去的银子都要说明用处。
顾宥鹏在京郊的私宅养了几个歌姬,每个月的花费不少,如今能拿的银子忽然变少,他也对管家十分有意见。
母子二人一合计,决定除掉这个碍事的管家,以后拿到顾家的家产才会顺利。
只是顾大成自少年时期就跟在顾慎之身边,一切都是以顾慎之为先,不爱酒色亦不喜金银,一时之间还真不好下手。
周氏想了几天,看得出身边的刘嬷嬷对管家格外青睐,因此才叫来刘嬷嬷,让她绣了香囊,送去给了顾大成。
自然,香囊里放了些让人时间长便上瘾的东西罢了。
想到这里,周氏有些得意地笑了。
一大早,顾青鸾用完早膳,便叫采桑把章氏母子叫来了。
几个月没见,顾青鸾的处境已经大不相同,人也看上比之前在太傅府精神,章厨娘不由得心生感慨。
这几日,顾青鸾的铺子招了些人,顾青鸾决定在铺子的后院建个厨房,这样一来,午膳的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
罗氏再也不用因为顾青鸾中午没饭吃而担心,她爹也不用再让望春楼的小厮每日给她送饭,一举两得。
闲聊中得知,何昱居然还是个算账的好手,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只因身体有残疾,才不便去做账房先生,由此,顾青鸾铺子的大问题解决了。
没过一会儿,顾宥鸣来接,今日要做最后的准备,明日,铺子就可以开门营业。
一行人到了铺子,只见这间铺子占地不小,共计三层,一楼和二楼拿来做生意,三楼顾青鸾设了茶室和雅间,还专门准备了平日里休息的屋子,屋里基本家具一应俱全。
顾青鸾做的是女人的生意,因此准备店里的小二全部招女子。
女子出来做生意,本来就被人说三道四,再加上卖的是女人的东西,更加引人注意。
顾青鸾贴了招工的告示,不到一日,就有好几个女子前来报名。
顾青鸾把这件事交给心细的秋露来负责。
秋露让前来报名的女子都站成一队,挨个写下自己的名字,年龄和家在何处。
经过这轮筛查,留下四个合格人选。
这四个女子年纪都在二十岁左右,皆已经有了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