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架飞机肯定不够,等以后出了最新款,许青云准备再买一架续航更远,能坐更多人的飞机。
两架飞机增加一层保险。
“陈兄。”
飞机停稳,机舱门打开,陈先生第一个走了出来,许家志立刻上前,主动和陈先生打招呼。
“许兄。”
陈许两家世交,陈先生年纪比许家志还要小点,见许家志过来急忙加快脚步。
“陈兄,欢迎回家。”
许家志朗声笑道,陈先生身后还跟着几个人,除了陈长存外,还有美国的那名专家,以及新加坡药厂技术最好的几个人。
许青云派去的人,之前便已返回,指导这边架设设备。
“我们回去说。”
这里是机场,许家志没有多言,带着陈先生上车,他和陈先生一辆车,陈长存主动上了许青云的车。
车队足足十几辆车,现在许家不缺车。
特别是药厂投建后,需要更多卡车,许青云一次就买了二十辆,战前的时候还会再买一些。
他们生产的药不负责运输,不管谁要,都要自己来厂里拉。
但他们的原料需要自己来运,包括厂子内需要的各种物资。
许青云向来心细,战后各种准备都会提前做好,保证他们的药物能够源源不断输送到前线。
“青云,你这架飞机不错,我和父亲说了,以后有机会我们也买一架。”
陈家有财力买飞机,主要是陈先生之前认为不需要,但战争乌云下,有飞机灵活性更强,也能更安全。
“现在不急,明年再买,我还要再买一架,我已经让人在培训飞行员,到时候我们可以有自己飞行员执飞。”
许青云笑着摇头,陈先生药厂还没回本,况且有他这架飞机,暂时不需要。
他现在用飞机的地方不多,这架飞机完全可以陈许两家一起来用。
两家本是世交,上次交流后增深了他们感情,现在又一起做生意,以后两家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好,很多东西可以共同调用。
“好。”
陈长存马上点头,别看他比许青云大几岁,是哥哥,但他和许青云在一起的时候,更像是崇拜兄长的弟弟。
另一辆车上,则是许青石和陈家大公子陈长连。
许青石比陈长连大两岁,不过两人年龄相仿,又都是家里的老大,有共同语言。
只是他们不像许青云和陈长存多次接触,关系非常好,两人接触次数少,第一次见面都比较客气。
车队返回许家,家里早已准备好了厨师,准备盛大家宴。
这次和许青云去新加坡,他们一起吃饭不同。
这是陈许两家,真真正正全部在一起吃饭,所有男丁都在,相当于两家的人第一次全部相聚在一起。
气氛很不错,许青云没有多说话,但许家志和陈先生说了不少。
包括过去,包括许家曾经对陈家的恩情等等。
这顿饭相当于两家族的团圆饭。
不止许青云,许青石,陈家兄弟同样话不多,主要是陈先生和许家两位老爷子聊天。
第二天上午,两家人便全部去了厂区。
许青石早就知道弟弟开了个药厂,而且生产的是磺胺,作为警察局长,他清楚磺胺作用,明白组织更加需要。
可惜他无法联系上组织,只能眼睁睁看着家里有组织需要的东西。
今天陈长存非常活跃。
新加坡药厂可以说是他一手创建,从厂区建造到投产,以及后续经营,全是他操办,对药厂最有言权。
别看许青云有后世经历,但在细微之处比不过陈长存。
陈长存帮他们指出几个不妥当的地方,马上进行了改变,药厂本就是两家合资共建,陈家在药厂有股份,这也是他们产业,陈长存指出不妥之处完全没任何问题。
至于许青云的布置,陈长存倒是明白为什么。
之前他们聊过多次,许青云坚信,中日必然开战,而且中原腹地不好守,包括南京,武汉等地都可能落入日本人手中。
只有偏西的重庆等地,因为地理优势,能够阻拦日本人脚步。
但只能阻拦陆军,空军则不行。
一旦丧失制空权,不管在哪都容易被轰炸,提前做好准备,即使以后真被轰炸,这里也能保证足够生产。
“长存哥,下午我要去趟机场。”
午饭后,许青云主动对陈长存说道,处座的飞机下午抵达,他要过去接机。
处座是他上司,他必须去,其他人则不用。
“我和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