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7Z小说网>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冗官冗吏谁堪一剑(第1页)

第二百五十四章 冗官冗吏谁堪一剑(第1页)

要说历朝历代,哪个朝代的贪官数量最多,这是无法统计的事,但要说官员数量,却有个大概。

有史记载:“历代官制,汉七千五百员,唐万八千员,宋极冗至三万四千员,然本朝自成化五年,武职已逾八万,合文职,盖十余万。”

另有史记载:“汉光武时,省官止七千五百余员,唐时文武官一万八千八百余员,本朝洪武四年,武职两万八千余员。”

从洪武四年至成化五年,不过九十九年,武职就从两万八千余员,增长到八万余员,整整翻了三倍。

而文职的增加,则更加恐怖,在洪武年间,不过寥寥两千余人,到成化五年,就增加至两万余人,整整翻了十倍。

在成化年间往后,武职数量增加有所遏制,至今已逾十万员。

但成化、弘治、正德,及至当今圣上的嘉靖前四十年,又是个一百年,文官集团势力持续暴涨,从两万余人,一直增加至十二万余员。

可以说,在这嘉靖四十一年春,大明朝文武职官二十二万余员。

而历朝巅峰人口,汉时六千万,唐时五千万,宋时四千六百万,而本朝今日为巅峰,且还在持续增加中,近一亿两千万人。

如此。

汉时官、民比例,1:8ooo。

唐时官、民比例,1:27oo。

宋时官、民比例,1:14oo。

而大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官、民比例,1:6oo。

人人都说宋朝三冗,冗官、冗吏、冗员严重,岂知大明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以朝廷品秩最低从九品官吏为例,年俸五十石,折银二十五两。

二十二万文武职官就是全以此为计,一年支付官员俸禄也要五百五十万两纹银。

而实际支出,远高于此,整个嘉靖四十年,朝廷共放禄食禄米近八百万两纹银。

这还是圣上罢黜诸王,没有将王食王禄计算当中。

尽管去年圣上宣布免赋税三年,但朝廷的赋税所入,仍突破了本朝历史,来到了八千万两纹银。

这便是盐、铁、酒、醋、明矾、煤炭等诸业官营给朝廷带来的巨大利益。

哪怕没有普通百姓上交赋税,仅靠诸业官营,朝廷就有八千万两纹银的赋税所入。

由此可见,在过去两百年里,大明朝的既得利益者,沆瀣一气,从百姓,从朝廷,从大明朝身上挖走了多少好处。

根据户部计算,如果算上免除的百姓赋税,大明朝去年赋税将高达两亿两纹银,甚至过了宋朝的巅峰岁入。

以去年实际赋税来算,大明朝官员俸禄开支,占据了朝廷总收入的一成。

以去年所有赋税(免除赋税和实际赋税)来算,大明朝官员俸禄开支,占据了朝廷所有收入的百中之四。

可是,要是以嘉靖三十九年朝廷的赋税,四千五百万纹银来算,大明朝官员俸禄开支,占据朝廷所有收入的百中十八。

世人皆知,大明朝官员俸禄,是历来之低,之微薄,但偌大的华夏,为了供养文武职官,为了供养朱姓宗室,做到了能做到的一切。

大明朝廷,大明百姓,已经给不了文武职官,给不了宗室更多了。

再就是,请所有人相信一个道理,一个无数人争抢的职位,必定是个好职位。

所有的人都在唾骂大明朝皇帝薄恩寡义,待仕薄寡,可为什么还没有那么多人在争着抢着考取功名,入仕当官?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天地间。

最聪明的就是读书人。

一面抨击着俸禄低,一面积极着做官,骂名都让朝廷,都让皇帝背了,好处却都留在了自己手中。

总会有人说,在大明朝当官,当清官,会没有房子住,会无食饿死、死后也无钱葬身。

历朝历代,哪个朝代、哪个年间没有饿死的清官?没有无居的清官?没有死后无钱葬身的清官?

中华上下五千年,凡是一国都城,京城的衣、食、住、行有便宜的吗?

两世为人,朱厚熜知道,纵使是后世,在脚下这座京城里,也没有给所有在京公务员一套房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