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7Z小说网>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二百八十章 居正罢相师徒大战(第2页)

第二百八十章 居正罢相师徒大战(第2页)

元辅之所以闻讯昏厥,想必在一心二用的天赋下,就已经想到了这一层。

从嘉靖四十年上元节,到这嘉靖四十一年中元节,刚刚好是一年半的时间,严嵩内阁、吕芳内廷彻底落幕,大明朝仿佛换了个人间。

三年的时间,足够将这人间换两次,元辅不能不去想象,离朝终制后,还有没有重返朝廷,重登内阁辅大臣之位的可能。

元辅的登位,本来就不太稳固,倒了严嵩、倒了徐阶,甚至成了心学叛徒,以致于从前的友人纷纷反目,或不能信任。

这便是元辅大肆招收门生的真正原因。

经过一年的努力,相权总算稳固了些,元辅的门生故吏出现在朝廷一个个要职上。

老父亲的突然离世,对元辅而言,是相权的崩塌之始。

朝廷斗争,是你死我活,从现实层面清除掉一个个“敌对”人物是第一要义。

张居正无法寄希望于对手,准确地说曾经老大哥高拱的仁慈。

毕竟,他在任内阁揆的这段时间里,就将高拱的权力范围,牢牢控制在户部这一个部衙上,其他的,尽一切手段拔除、削减。

这也就是高拱还是内阁次相,兼领户部事,要是易地而处,今是高拱老母辞世,高拱守制离朝,张居正可以保证,连户部事也不会再给高拱留下,三年后还朝?

想都别想!

张居正是对权力绝望后才昏厥的。

高拱快要笑出声了。

什么叫峰回路转?

什么叫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高拱比张居正年高,张居正宣称要执掌国柄二十年时,那时的高拱都绝望了,自认不一定能再活二十年,本以为此生再无缘内阁辅大臣之位,但没想到,惊喜会来的这么突然。

不过,同僚父丧,出于礼节,高拱怎么也不能笑出声,不然就太没礼貌了。

忍住!

一定忍住!

内阁都是聪明人,胡宗宪、李春芳、王崇古是看到次相那怎么压都压不下去的嘴角,才有点绷不住的。

胡宗宪深呼吸了几息,望着李春芳,说道:“子实,此次廷臣慰问,就由我们两个前去吧。”

次相不能去,万一在张老太爷棺椁前笑出声,内阁就真要成天下笑柄了。

王崇古也不能去,这是“罪魁祸”,张老太爷以前身子骨挺硬朗的,就是三子死、四子残才一蹶不振的,真要去了,张家人会觉得是侮辱,说不定都能在灵前一战。

陈以勤人在山西,暂时回不来,那内阁合适前往相府的,就只有他和李春芳了。

“也好。”

胡宗宪、李春芳前脚刚去慰问,后脚高拱便吩咐阁员动座次。

在政务堂理政以外,内阁诸臣的座次,都是从左往右排列的,即辅的座次在最左,次辅的座位在辅的座位右,三辅的座位又在次辅的座位右,以此类推。

在一般情况下,辅去位,都是次辅晋为辅,因此,按照惯例,辅去位三日后,次辅的座位就会移到最左边。

高拱明显有些等不及了,听到没有夺情的旨意,而是颇具深意的御札手书后,直接就当张居正去位了。

同样留在内阁的阁老王崇古见此情形,面部表情略显扭曲,权力斗争斗到这程度,充满了“质朴”。

不由得心生腹诽,这世界,就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啊!

身为元辅,张居正在内阁也是有不少拥趸的,这一事件,立刻被报给了相府。

不过,都到这时了,高拱完全不在乎了。

此前,张居正串联群臣,逼走了圣上近宦吕芳,让整个内廷都笼罩在腥风血雨中。

宦官人数的锐减,致使内廷掌控的诸地织造局、市舶司、矿业司等监当衙门大多裁撤,如张居正、如文武百官的意愿,这些肥到流油的位子,重新归回了朝廷,回归了文官手中。

内帑的进项,顿时少了一半以上,属于圣上独理的钱财,少了。

毫无疑问,张居正得罪了圣上太多、太多,才有了这不是明谕守制胜似明谕守制的御札手书。

以孝之名,剥夺了张居正的相权,张居正,注定再无缘内阁。

人虽然还没走,但茶已经凉了,张居正怎么想,高拱根本不在乎。

……

胡宗宪、李春芳到相府时,黄锦作为内臣,代表圣上、圣母慰问、赐礼,离开多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