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是不管他的话。
那他冷不丁的给你来一下,偷袭个小据点,炸毁个运输补给卡车,搞的日军还不得不重视他们。
很是烦人。
第三集团军这样的打法,实际上也和孙桐萱等人想要保存实力有一定的关系。
说起第三集团军,济宁反击战是绕不开的话题。
按照孙桐萱拟定的作战计划(韩复榘被处决后,一次表态性质的反击。)
曹福林的第五十五军,由金乡向北面的济宁城南关起进攻。
谷良民麾下的第二十二师,由定陶经巨野、嘉祥迂回济宁以北,攻击济宁北门,协同五十五军收复济宁。
与此同时,孙桐萱还命令自己麾下直属的八十一师对汶上的日军进行袭扰,防止其南下增援济宁。
作战计划相对而言略显粗略,但一眼看过去的话还是一目了然的。
担任主攻的是曹福林的五十五军。
五十六军的第二十二师、以及孙桐萱指挥的八十一师负责佯攻协同作战。
但真正打起来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曹福林仅仅派出另两个团各一部的兵力,大约不到两个营,对济宁火车站等地进行袭扰性的作战。
在日军还击被打退之后,曹福林的主力部队便再也没有动过。
而担任助攻,协同作战的第二十二师,则是坚定的执行着谷良民、以及孙桐萱下达的作战任务。
部队抵达之后,六十四旅担任主攻,六十六旅作为预备。
在化妆潜入失败之后,则是以两团主力起强攻作战。
当时的济宁城内日军守军只有不到三千(名义上,实际上两千多点。)
按照孙桐萱的作战计划,济宁城付出一定的伤亡和代价,完全可以夺回来。
但因为曹福林的骚操作。
导致了攻入济宁城内的士兵牺牲了七七八八,进攻打响后一天一夜,日军的支援部队一千五百人也已经抵达。
孙桐萱的牵制作战从结果来看的话,也是失败的。
进攻汶上的八十一师遭遇到了守城日军以及增援而来的日军三面夹击,坚守一天才后撤下来。
这一仗,六十四旅打没了一半,担任后卫营的营长牺牲,接应的六十六旅旅长薛明亮也中弹负伤,就连谷良民自己也深感前途难测,曹福林的排挤更是明目张胆。
这样互相扯后腿的事情。
在整个抗日战场之上,只能是基本操作。。就这还是西北军的老同僚。
更不用说,其他本就有旧怨的军阀部队了。
在济宁反击战之后,日军仅第十师团的第八旅团便压着他们猛干,并且攻克了运河南岸要地嘉祥。
而现在,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已经决定。
彻底肃清后方威胁,确保徐州会战的胜利。
第十六师团主力一部并一百一十四师团两个步兵大队,组成金乡支队,向第三集团军主力驻扎的方向起猛攻。(六个步兵大队+两个山炮中队南下进攻。)
峄县的失守让寺内寿一深感焦虑。
认为第十师团主力南下的度应该再度加快几分。
偏偏汤恩伯所部主力之八十五军出现在了枣庄、滕县、费县之间的地区。
双方的敌我态势成了:
包围(台儿庄)→反包围(枣临日军主力、国琦支队包围五十二军)→再反包围(汤恩伯八十五军、楚云飞所部、以及二十二师集团军之四十一军包围枣、临、峄日军主力。)
按照寺内寿一的构想,第十师团主力与枣、临一线的主力汇合之后,不仅可以击溃汤恩伯所部第八十九军,甚至还有机会歼灭楚云飞这支国民政府麾下的王牌部队。
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已经决定将自己的指挥部移动到滋阳(兖州)。
也就是第十师团此前的指挥部位置。
进行督战,鼓舞己方士兵们的士气,就如同此前的忻口会战一般。
在中日双方的高层看来,现如今的徐州会战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关头。
不管是哪一方率先取得进展,都势必会对整个战场全局带来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