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口音响起:“喂,是伯陵嘛。”
“委员长,是我,目前敌情变化迅,日军支援部队已经出现在兰封东郊,并被我军侦测到,考虑到当下的敌情变化”
【你想撤退?我告诉伱这绝对不行,我坚决的不同意】
薛岳沉默着等常凯申训斥了一通。
【在听吗?】
“委座,我并非主张撤退,而是想要将日军的十四师团的东路军部队放进兰封,让其与十四师团主力汇合,这样我军包围圈内便可以完全将日军十四师团全歼,而非仅歼其一部。”
薛岳按照楚云飞此前说服他的思路继续强调当下的敌我双方态势。
并且再度提起了所谓空中支援之事。
在楚云飞看来。
说服常凯申,讲别的都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这个执拗的老头子似乎永远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
要说服常凯申,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数字。
何应钦说服常凯申忍日本人的方式就是最为直观的列数字。
汪兆明为的,自徐州会战失利后的反对派,也是趁机步步紧逼,叫嚷着,要检讨对日战略的重大失误,十个月武力抗战的严重后果等等,迫使常凯申承担军事失利的重大责任。
他们用的是什么的,是伤亡数字,是物资消耗,是丢掉的国土面积,是消耗的钱粮!
进而言之,不管在进行什么争论的时候,亦或者是阐述自己观点的时候。
数字这方面最为直观。
会战兵力国军二十万对日军三万,兵力远远多余日军,此乃一胜!
且我火炮数量是一百八十七对七十,此乃二胜!
我军对敌形成包围态势,且阻断其后勤补给路线、其机械化部队无法全力挥,此乃三胜。
我会战将士同仇敌忾、英勇杀敌,奋不顾身,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的攻击精神,此乃四胜。
我军四胜而日军零胜。
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好说的,优势在我!
电话对面的常凯申沉默了。
显然楚云飞说服薛岳的话术,让常凯申体会到了一把什么叫做不打无准备之仗。
薛岳给他划的饼比楚云飞给他划的还要大
会战将士同仇敌忾没错,英勇杀敌奋不顾身也没错
可薛岳决口不提前线将领们互相推诿,在薛岳看来,这种问题,让常凯申亲临前线指挥,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常凯申心动了。
虽然一把年纪了。
可是他无时无刻不在回忆北伐时候的意气风。
那种勃勃生机、万物竟的境界,尤在眼前!
中华秋海棠叶,现在在日寇的铁蹄之下,已经残破不堪。
身位一名军事委员长,亲自挂帅指挥兰封会战。如果真的能够消灭十四师团的话。
对于他而言,不仅能够有力的提高党内声望。
还能将汪兆明这样的投降派死死压制!
那还有什么犹豫的呢?
正当常凯申开口准备同意薛岳计划的时候,问了一句:“云飞,他是不是在你的兵团指挥部?”
“报告委座,是。”
“这计划是他拟定的?”
薛岳看了一眼楚云飞,随后大大方方的承认:“是。”
“所以他说服了你之后,又让你这个豫东兵团总司令来说服我这个委员长?”
薛岳沉默了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