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随手抄起一个小巧的青铜鼎,瞧着还挺精致。
“这小玩意儿得多少钱?”
老板咧嘴一乐:“嘿,小伙子,咱这行可不谈钱,得说元。”
“哟,还挺讲究呢,多少元?”
“能碰见就是缘分,这鼎跟你说实话,可是我太太太爷爷传下来的,你要是喜欢,两万块你拿走。”
杨斌嘿嘿一笑:“老板,你可真敢开口。”
说完,他就把鼎撂下了。
他虽然对古玩一窍不通,但也不至于傻到那份上,这玩意儿别说两万了,二百都不值。
老板见杨斌放下鼎,赶忙改口:“小伙子,你要是真心想要,我就当交个朋友,一万给你得了。”
杨斌伸出一根手指头。
老板一看,面露难色:“小兄弟,一千也太少了吧,我太太太爷爷要是知道了,不得半夜从坟里爬出来找我。”
“不是一千,是一百。”
“一百?小兄弟你别逗了,这可是我太太太爷爷传下来的,正儿八经的老物件,你仔细瞅瞅,还有戳呢。”
看他那激动的样儿,杨斌忍不住笑了:“老板,你太太太爷爷以前是不是住二桥啊?”
“你怎么知道的?”
话一出口,老板的老脸就红了。
外地人不知道二桥什么意思,本地人可都门儿清。
二桥就是个大批发市场,什么东西都有。
他这小摊上的玩意儿,在二桥都是论斤卖的。
杨斌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老板也不好再辩解。
他叹了口气:“哎……小兄弟,什么也别说了,一百就一百吧,今天到现在还没开张呢。”
老板生怕杨斌反悔,麻溜地扯下一个塑料袋,把青铜鼎给装了进去。
杨斌瞧着他那猴急的样子,心里有些后悔了,早知道就把价格再往下压压。
不过既然老板都把东西装好了,他也实在不好意思再拒绝。
一百块钱也不算多,放个鼎在船上,就当是讨个好彩头了。
杨斌麻掏出手机,痛快地把钱给付了。
付完钱,老板又拉着他东拉西扯了一会儿,推销其他的玩意儿。
不得不说,这摆地摊的人真能说。
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杨斌差点又被他给忽悠进去了。
在这儿待了十几分钟,他就拎着青铜鼎走了。
杨斌前脚刚走,老板就从后面的布兜里又掏出一个一模一样的青铜鼎。
这鼎的进价也就七十块钱,老板含泪赚了三十。
没走多远,又碰见一个摆摊卖文玩的。
还没等他走到跟前,老板就特别热情地招呼他过去。
杨斌只是摆了摆手,没过去搭腔。
下午的石街没什么好玩的,除了摆摊卖文玩的,就是卖核桃的。
沿街的商铺虽然门都开着,但里面也是冷冷清清的,一个人都没有。
杨斌溜达了一圈儿,又回到了霞姐的铺子。
他刚准备进去,就看见梦娜和念楚出来了。
杨斌赶忙问:“怎么样啊,款式都商量好了吗?”
梦娜:“商量好了,明天下午过来拿就行。”
“用不用先交点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