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年年战乱,药市哪有这么多人,现在新政府出面,工商界的人自然纷纷前来探路。
周楠刚跑到近前,叶平安人也到了她身后。
“怎么着,还想强买强卖?”
桂花嫂子双手叉腰,一脸泼辣地啐着眼前的两人。
那两人西装革履,大头的皮鞋油光锃亮,头打了摩斯,梳得很有形状,阳光下邦邦硬。
可能没有和山野村妇打过交道,更没有被人当面啐过。
两人面色也沉下来,身后年纪大些的中年人不屑道:
“我们少、东家,瞧上你家东西,侬高兴去吧,晓得我们家东西都往哪儿卖吗?卖给米国欧洲,卖给洋人的。”
“老佛爷都死了几十年了,你们还跪着呢?xxx前几天才说了,华夏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你们穿得人模狗样的,怎么提到洋人一副奴才相呢。”
作为根正苗红的周家庄人,最看不惯的有两种人,一种是倭贼,一种是汉j。
前面的年轻男人面色微沉,朱博文家原本是中药世家,后来父亲出国留学,学了西医。
回国后,就开了西医院,西药房,朱家从此改汤换药,成了新事业派的代表人物。
民国的时候,全国的产业多不胜数。
但和中药材有关的产业确实没有,这次不过是给新政府的面子,才过来看看。
他对中药和中医的未来前景并不十分看好,所以就没有去里面的中药原材料市场里浪费时间。
无聊闲逛的时候,就遇到庙外这处摊位在卖秋梨膏。
他从申市过来北方,本就水土不服,加上秋天干燥,嗓子炎,极为难受。
所以看着竹杯里明黄澄亮的秋梨膏水,就微微停住了脚步。
身边的人就前去询价,得知是试喝,被村人递了一杯。
免费的东西他本不想喝的,但是鼻腔间全是秋梨的果香和不知名的蜜香,吸入肺里,顿觉神清气爽。
他不自觉地喝了一口,咽下之后,本来干痒的嗓子,瞬间舒体通泰。
毫不夸张地讲,本来堵在他嗓子里异物和不适的感觉,似乎瞬间被冲开了。
他略有兴趣地看向那摊子,正好也有刚试喝完的人在询价。
等他们上前的时候,买卖几乎已经谈成了。
“这秋梨膏,我们朱氏商行要了。”
身后的朱叔察言观色,看出他的心思,上前就一副财大气粗的模样开口了。
后面的争吵和摩擦,是朱博文真没预料到的。
他自小从商,认为买卖自然是唯利是图的,他们出价高,东西自然归他们。
结果这村妇十分顽固不开通,一味地强调先来后到,对他们出高价嗤之以鼻。
桂花嫂子本就是帮着周楠卖东西的,看着正主来了,自然就不再搭理这两人了。
“平安,楠丫,你们回来了。”
现周楠带掉队的时候,她急得眼泪都掉下来了。
可是人群簇拥着往前走,无法后退,稍有不慎就会被踩踏了。
好在大家都准备报公安的时候,平安的警卫员找到二大爷,说了楠丫和平安在一起,她们的心才落了下去。
要是楠丫出点什么意外,她们回去怎么和四叔公交代。
周楠看着对峙的两帮人,挽着桂花嫂子的胳膊亲昵道:
“嫂子,怎么啦!”
桂花嫂子先是对着穿中山装的同志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