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是突出来的,上面还布满了血丝,周围的纹路表明这双眼睛不仅被泡过水而且还看到了惊悚的一幕。
这也太奇妙了!
身体没有溺水的想象而双眼却有,这道理怎么也说不通。
我找来剪刀把燕尾服给剪开。
衣服从中间剪开,我用手使劲一拽衣服纹丝不动,等我用手电筒一照,才发现上面覆盖了一层粘糊糊的液体,死者的胸膛都长虫了。
沈周一看惊呼道:“呀,这不是淡水里的浮游生物吗?怎么会长在尸体上?”
“怎么回事?”张梦皱着眉问道。
“这种浮游生物就像是淡水里面的小河虾,他们靠吸食水面上的灰尘颗粒存活,绝不会附在动物的身上!”沈周解释道。
这就奇怪了,尸体除了眼睛有肿胀的痕迹其他地方完全没被水浸泡过,可这胸膛却有大量的浮游生物覆盖。
那到底是溺水还是普通死亡呢?
搞的我都不自信了。
“这种死法我也是第一次见。”张梦长叹一口气说道。
“先把尸体带回警局吧。”张梦叫来警员把两具尸体装进了袋子里。
回警局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古书上记载的故事。
爷爷留下来的古书记载了很多怪力乱神的故事,大部分都和我遇到的案子很相似,而现在的这一起案子让我想到了之前看到的故事。
在明代有一起案子当时震惊了整个慎刑司。
死者死状并不惨烈,身上甚至没有多余的伤痕,可是却被判断出是溺水身亡的,当时找不出证据证明死者是被溺水身亡的,这个案子也就不了了之。
到了明代后期,这起案子才被西厂的人侦破。
死者眼球外凸,嘴巴长大死前受到了极大的惊吓,身上没有发胀的痕迹完全不像是溺水身亡,仵作表示死者呼吸急促,在死亡时手臂大幅度的摇摆,吸去的水分只有15%,因此达不到肺部积水的状态。
由于死状和溺水有一定的相关性被仵作判定为干性溺亡。
也就是现在医学上所说的干性溺死的神经反射——呛死。
溺水患者中有的发病迅速,一般下水就没气了,又或者呛一下就死啦了的现象大把存在。
有的溺水者在初期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会惊慌失措的大声呼喊或摆动手臂引起人们注意,而是静静地在水中漂浮然后缓慢下沉,临床医学上称为“寂静淹溺”。
这些死者即坊间传闻中的“呛死”,死后尸检肺部和喉咙多无水,医学上常称为干性淹溺,或干性溺水,和水基本没太大关系。
干性溺死是相对湿性溺水存在的概念,区分二者的关系主要是看吸入肺里的水的多少。
对干性溺水导致直接死亡的死者进行尸解,发现处于干性淹溺状态的概率在15%左右,其他85%处于湿性淹溺状态。
这种干性溺死的死法和如今的案子十分相似,死者也是面露惊恐并且身体水分不足15%。
我最不能理解的是死者身上为什么会有大量的浮游生物,最后又被抛尸在水池里,不仅如此这水池里十有八九加了某种化学物质,保持了尸体不被腐化的现象。
凶手的用意又是什么呢?
既然要杀人直接倒上几瓶硫酸就完事了,为何又要大张旗鼓的将尸体装进水池里?这样一来不就被人发现了吗?
凶手明显是不怕警察。
他一定认为警察无法在尸体上找到证据,才敢如此猖狂!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