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族地处在和大宣接壤的边缘地带,周围是一片沙漠。
很难获得物资,所以,就有人利用凛族对秋族的依赖,暗中将安胎药换成堕胎药,卖到凛族的地界。
这样就可以慢慢消弭凛族的新生力量。
虽然凛族位于大宣与胡族的边境,却是血统非常纯正的胡人,而且还对中央胡族有些不满情绪。
如果他们灭族,中央胡族的位置会坐得更稳。
或者,他们有更狠毒的计划。
顾泠心则是想到了一些别的事情。
那位大将军的孩子就是在边境丢的。
凛族当时应该有人在场。
在边境丢的人怎么会不到大宣去找呢?
除非有人告诉他,那孩子并没有去边境。
这样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孩子没有去边境,是不是就可以毫无顾忌地进攻大宣地领地了。
这位大将军只会希望战争更快结束,这样他就可以腾出时间来找自己唯一的孩子。
所以,有人想让做了伪证的这个民族全部消失。
至于谁在其中受益最大,那不用说,自然是中央胡族。
当年的战争就是中央胡族起的。
他们甚至吸纳了大宣的将领。
胡族当年的实力不及大宣,却能在和大宣的战争中不落于下风,那就是因为这位大将军。
这位大将军这样的英才,当然不可能让他再回到大宣。
不管是用什么理由。
找孩子也不行。
胡族如今的大王子当年宣胡之战的时候已经是个青年,对于这些事情是有印象的。
他一定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胡族大王,也需要他知道。
这样才能让他们中央胡族继续在胡族占据不可动摇的位置,也可以让他们整个胡族联盟继续立于不败之地。
只是有一点,是大王子和当时的胡族大王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那就是胡族的襄仪公主忽然的崛起。
这位襄仪公主之所以这么有名,可不是因为她的美貌,而是因为她的才华,和铁腕手段。
胡族对女性的桎梏并没有大宣那么严苛,所以王族女子参与管理也不是什么很难的事情。
只不过很多胡族女子都接受了自己将来会嫁人的事实,觉得即使有管理的资格也没有什么用处,有这个时间不如想些别的。
襄仪公主是个另类,她从小就觉得部族事务要比情情爱爱有意思。
胡族大王也很宠爱这个女儿。
所以襄仪公主手中的权力逐渐变大,现在已经可以和胡族大王子平起平坐了。
胡族大王子是老牌主战派,认为宣胡关系只有一个字,打。
只要不断在边境袭扰,那就一定能不断从宣朝获得利益。
襄仪公主却持相反观点,她认为,现在已经不是几百年前宣朝与胡族初定天下的时候了。
没有必要做这种劳民伤财的事情,最好的方法是和宣朝和平共处。
胡族大王若是还在年轻的时候,一定是和大王子的观点一样。
只是人老了之后,耳朵根也软了,加上襄仪公主如此耀眼夺目,能力出众,胡族大王也开始动摇自己的想法。
襄仪公主以为,更年轻的自己一定会是下一届大王。
但是,胡族的现任大王却始终没有做出决定。
襄仪公主一直不得要领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