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李淮痕最终没能顶住,来自天下各地的压力,只怕他们关西一系,就彻底的走向没落了。
从司徒府走出来后,李淮痕轻呼一声,解决了关西一系事宜后,整个雒阳朝廷的局势,算初步稳定了下来。
典韦见自家城主出来,当即便躬身递上一份絹帛道:“城主,天策府派人送来,卫将军卢植,前将军何苗,左车骑将军朱儁,三人联名向城主递交一封文书,说邀请城主,去前将军府一叙。”
李淮痕接过典韦递来的绢帛,便打开看了起来,没多久,嘴角微微上翘道:“本侯原以为除了何氏,会选择留下。
没想到这关东出身的大臣,也会留下一些啊,看来本侯先前掌控司隶之地,这是很明智的选择啊。
走,去前将军府。”
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即便刘尧女帝的身份暴露,但对一些大臣来说,他们却出于种种考虑,并不能脱离雒阳朝廷。
比如早先被李淮痕,出手营救的宗正刘陶,出于‘义’的考虑,他至今也未离开雒阳。
再比如右属光禄勋卫觊,虽说其先前投效到刘弘麾下,但怎奈河东卫氏,就在李淮痕势力范围之内,这使得卫觊就不能离去。
而与卫觊有相同想法的,还有中军校尉裴茂、骑都尉司马防等少数朝中大臣。
彼时的前将军府正堂。
以何苗、卢植、朱儁、刘陶为首的十余人,静静的跪坐于锦垫上,堂内是死一般的寂静,但眉目间多带有一些忧愁。
谁都没有想到,今日德阳殿上的朝议,竟然会闹出这么大的风波,以至于他们处在这样的风暴下,心中却显得杂乱异常。
不过对何苗来说,其相比之下就好很多,先前在何后的授意下,何氏一族在南阳郡的一切,都慢慢朝着司隶之地转移。
所以处在这样的局势下,何氏就算跟随李淮痕一同,继续拥立女帝临朝,他们也受不到太大的损失。
不过女帝临朝一事,这对整个汉室来说,那实在是太大了,以至于何苗他们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忌惮的。
毕竟依照先前在德阳殿上,那刘弘、伏完、袁滂他们的反应,就已经表明了,当今天下士林,绝对不会接受女帝临朝一事。
“诸君,怎一副忧愁善感的神情?”
李淮痕笑着来到正堂,见到何苗、卢植、朱儁、刘陶他们,皆一言不发的跪坐着,旋即略带调侃的说道:“这汉室的天还没有塌下来,女帝依旧好好的坐镇汉宫,诸君,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见李淮痕赴约前来,何苗、卢植、朱儁、刘陶他们,算是从先前的状态中走了出来,旋即纷纷站起身来。
“拜见大将军。”
“子干公、公伟公、子奇公无需多礼,你们能留下来,本侯这心中甚是为我汉室社稷,感到高兴啊。”
李淮痕先是冲何苗、司马防二人微微点头示意,旋即便去一一搀扶卢植、朱儁、刘陶三人,笑着说道。
而身后的卫觊、裴茂他们,却多少显得有些拘谨,毕竟在先前的朝堂之上,他们是与李淮痕做对的存在。
刘陶率先说道:“大将军,如今汉室动荡,女帝一事已然暴露,日后天下必定生乱,却不知你对此……”
刘陶之言只说了一半,剩下的却不知该怎么说下去。
李淮痕见状,便笑着说道:“在赴约前来之前,本侯回了趟大将军府,又去了趟司徒府,虽说朝中多数大臣,皆已挂印离雒,但我雒阳朝廷的底蕴未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