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这个朝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在地方豪强的资助下,才被刘秀一手缔造起来的。
从那样一个乱世下,一步步成为至尊,刘秀的心中很清楚,东汉朝廷的很多事情,并不单单是他这个至尊,所能够完全掌控的。
以至于为了遏制地方士族、豪强的势力,刘秀采取了制约军队的措施,又在后任几代至尊的出手下,使得东汉在军队这一块,变得是非常乱七八糟,且地位极低的存在。
这在李淮痕的眼中,那根本就是不可取的。
相比较于武将的破坏力,那远比不上文臣的破坏力,只要有完备的制度体系,来相互监察发展,那根本就不存在这么多的事情。
此时杨彪他们,心中就在思索,李淮痕对待军队这一块,到底会采取怎样的措施,以此让雒阳朝廷,变得更加稳定。
李淮痕神情淡然道:“为增强我汉室对军队的掌控力,本侯经女帝允准后,决意创立枢密院、参谋院两大机构。
枢密院掌军队日常及各项事宜的大权,参谋院掌对外征战、军队调动的大权,枢密院、参谋院,独立于内阁之外。”
随着李淮痕讲明军队这一摊子后,杨彪、韦端他们的心中,涌现出了阵阵惊骇谁都没有想到,李淮痕会这般看重武将,竟凭一己之力,将他们的地位,拔高到与文臣相同的地位上来。
若是按照这样的划分的话,那雒阳朝廷日后将形成三大体系,诸多分属体系,以全新的样貌面世。
内阁五部,三法司,枢密院、参谋院,这三大体系相互间不存在统属关系,却彼此间又存在着制约。
且枢密院、参谋院的地位,在雒阳朝廷之中,又属于超然的地位,日后直接归大将军直控。
枢密院:枢密使房玄龄,枢密副使荀攸,王守仁。
参谋院:参谋总长贾诩,参谋次长郭嘉,杜如晦。
先前没有得到授命的心腹,全部为枢密院、参谋院高官,这更让杨彪、韦端他们明白,军队这一块,李淮痕不允许任何人插手。
也是这样的安排,使得杨彪、韦端他们先前生出的疑惑,加大内阁五部的权柄,难道李淮痕就不怕自己,在朝中的地位会受到挑战吗?
但听完这些安排部署后,杨彪、韦端他们算是明白了,李淮痕在朝地位,非但没有受到威胁,却变相的进一步加强了。
完全体的雒阳朝廷,与不完全体的东汉朝廷,那两者根本就不在一等量级上,前者所蕴含的威势,要远远超过后者。
贾诩、郭嘉他们这些军方大佬,尚未表现出太多的情绪,但在德阳殿内相站的众将,那心中却涌现出阵阵激动。
自家城主不管是忘了谁,那也肯定不会忘记他们的。
日后他们想要领军征战,只需安心统兵打仗事宜即可,至于其他的东西,完全都是无需考虑的事宜。
李淮痕接着又道:“为增强我汉室军队底蕴,本侯决意创建帝国军事学院,由本侯出任山长一职,骠骑将军朱儁出任副山长一职。
日后帝国军事学院,有关分期培训、招收学员等诸多事宜,则全权交由骠骑将军负责,为增强我汉室军队,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
东观学宫对帝国军事学院,这一文一武的教育培训机构,都被李淮痕一手缔造了出来,这从某种意义上体现出,李淮痕对文武都一视同仁的态度。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