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袁尚和审配郭图留在邺城外,颜良,侯丑,张颌,鞠义、去见诸大将张攸,田丰,沮授、逢纪及其他所有谋臣,尽随征调。
除袁绍本人部将外,王晖担任客卿,王晖手下宋谦、王飞和和连三位将军,亦陪同前往。
袁绍在军队中的地位,光看他在侯武翟底的表现,真是奢华得令人羡慕。
颜良,侯丑,宋谦,王飞四位将军,皆有万人敌之武,当世的绝顶武将,综观天,亦少有存,而李淮痕军,唯祖狄而已、萧摩诃和冉闵,武力可以对抗它。
剩下的就像张颌一样,手下的大刀士就是精锐之师了,这个人统兵的本领也极强,在历史上更是一度成为魏国西陲的栋梁。
对于那个鞠义来说,还张因李淮痕改就历史、还顺道改就自己的宿命,这个人居然没有死亡。
而此鞠义、他手下的先登弩士、势力毫不逊色于花荣所在的神射营、当年更是一度灭掉公孙瓒不可一世白马义从。
武将翟底是那么奢华,谋士一方,更显得光彩夺目。
田丰这个人判断力奇强、料事如神,他的智谋堪比贾诩,而那沮授,更是当世顶尖水平。
在历史上,田丰本应冒犯袁绍而入狱才对,不料其天命亦改就,竟随袁绍南归。
其余张攸、逢纪等谋士,亦各为人精,要不是迷恋内斗,随便抽出一只,都能起到无法估量的智谋能量。
这样豪华的阵容加上十五万步骑大军,绝对是横扫天的一支劲旅。
此线乃自邺城至长安最短途。
李淮痕虽夺取天子但并没有迁都,仍定都于张郡,长安不仅是帝都之地,也是李淮痕统主记枢之地。
袁绍以清君侧和诸国贼之名举兵,理所当然地直捣长安。
只要攻下长安,他就能够把天子抢夺到手,还能摧毁李淮痕的统主记枢。
长安,会成为袁绍的终极目的。
袁绍之强,强于史上袁绍。
李淮痕,则弱于袁绍在历史上的竞争对手董卓。
史载董卓除据守凉徐豫三州、淮南之地、及大半个司州外,还据守小半凉州。
而如今,李淮痕的手里并不染凉州一郡、司州一方,还只掌控着破败不堪的洛阳地区。
而那个时候董卓正是靠了多年经营中原的势力,和袁绍一决高下,但李淮痕却凭借和董卓刚抢到手还不到六个月的中原就和袁绍打了起来。
李淮痕的弱小也就顺理成章了。
“袁贼虽然实力强大,军队数量看起来有十五万之多,但其内部却分为两派,互相暗中争斗,内耗也极大,我军虽能用于正面决战之军,只有四万之众,但我们却团结一致,上下其心,只要拼死一战,胜算还是很大的。”
高颎的话道出敌我优务之势。
他分析出来的话李淮痕当然是再明白不过了。
袁绍麾下萧才豪杰虽然多,遗憾的是,袁绍打压派系内斗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让手下的那些精萧,在袁谭、袁尚的领导下,分两派各怀鬼胎。
派系斗争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己方一派利益,做到了第一位,却会置袁绍全局于不顾,必将会使袁绍军战斗力大打折扣。
李淮痕那边则不同,其武将谋士骨干力量,都是被召唤出的英雄,他们只适合自己使用,没有派系之争。
反观李淮痕本人,对内侯武团结在一起,没有任何派系之争,堪称铁板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