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之国的那些浮屠之人?”
周清好奇,看向蒙毅。
今日觐见的是浮屠之人?
有趣!
这么巧就被自己碰上了。
“孔雀之国!”
“浮屠之人!”
“嗯,有此事,昨日典客还将浮屠之人写就的一份文书呈来,上面是关于孔雀之国的讯息。”
“尤其说道那位护法名王阿育王,也做出了如朕一般的伟业,一统那处土地上的诸侯,归于孔雀之国。”
“不过,那位阿育王已经不在了,临死之前,仍命子嗣和浮屠之人传播浮屠世尊之道。”
“有趣!”
“那位国主颇喜浮屠之道,仁慈、宽厚、不杀……,这些东西可不能够整治天下。”
“朕有感,其国定不长久!”
那份文书的内容很长很长,始皇帝嬴政也是闲暇兴趣一观。
对于浮屠之人,自己早就了解,早就知道他们,对于那些人没有什么好感,然……能够前来觐见自己。
还算他们懂礼数。
文书之上的内容不少,大都是相连那位英主阿育王、浮屠世尊、浮屠之道,以及所求所盼。
那位阿育王喜欢浮屠之道,并没有错误。
错误的是,他以浮屠之道的理念治理天下。
浮屠之道?
什么道理!
仁慈之道?
宽厚之道?
不杀之道?
宽恕之道?
……
从某种程度上,同儒家、墨家、农家……诸子百家的理念相合,大道同途,诚不欺我。
偏生没有法家之道!
嬴政直接落下断语。
“根据天水商会所得浮屠消息,阿育王膝下诸子中,唯有一位在其兴建八万四千座浮屠之塔诞下的子嗣得宠。”
“可惜此人被阿育王的一位美人所害,双目有损,阿育王之孙继位,年幼尚小,怕不足以统辖其国。”
孔雀之国的确没有长久。
阿育王之后,的确王位更迭甚快,岁月长河中,最后一位国王还被臣子公然扑杀。
这一点……,不由的令周清念及原有岁月长河的事情。
皇兄所创下的这一份伟业,貌似……。
难道是一花开两朵,两朵皆相似?
摇摇头,不去多想。
自己来到了这里。
那些注定不会生。
“惜哉!”
始皇帝嬴政叹道。
“可见……立下完整的国政体制之要。”
“封国诸侯,郡县一体,卿士,郡守,县丞,法治,文字……,一切一切太多了。”
接着前言,嬴政再语。
或许孔雀之国便是昊天对于自己的警示,走出三代的老路,踏出一条崭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