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房,你颇有长进。”
伏念单手轻捋颔下短须,对着子房点点头。
此论极好。
和自己所想的差不多。
内圣外王之道,三纲八目之道,儒家眼下要做的还是在自身,而非主力在外。
儒家八脉,还需要进一步梳理。
当年孟轲子将混乱的儒家上下,梳理成八脉,没有更进一步,那就是儒家的一大遗憾。
当此时,儒家八脉需要上下一体一心。
儒家现在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了,那就是——好好读书,做好六艺之道。
更多的事情,需要遍观局势,给予应对。
“广晴!”
“你以为如何?”
数息之后,伏念又将视线落在邵广晴身上。
今日与列者,皆儒家八脉核心弟子,当尽皆有所语,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零散之言。
说不得,都有莫大之用。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掌门师兄!”
“我以为……儒家现在需要应对的不只是秦国。”
“还有其余的诸子百家以及诸国之人。”
“儒家之内的弟子,差不多都是诸国身份之人,有些人语论诸子百家,上下一体一心。”
“农家即将面临危局,儒家需要给予助力!”
“甚至于在临淄郡那边,有一些人打着儒家的旗号,做一些杂乱之事。”
“还有一些弟子以为应该给予助力百家,唇亡齿寒,为其之论!”
“……”
卲广晴一礼,说着自己所思所想。
始皇帝陛下嬴政泰岳封禅,是儒家的机会,同样也是其它一些人的机会。
有些人说不准就等着这个机会,把儒家拉入水。
“唇亡齿寒!”
“有趣!”
对于邵广晴此论,伏念不由浅浅一笑。
齐鲁之地的一些事情,自己也有了解。
一些人的确巴不得儒家倒霉。
一些人甚至于都下手段,想要将儒家拉入秦国的对立面。
还有一些儒家内部的弟子,希望儒家改变现在的抉择,专一抗秦、敌秦之动静。
“端木师弟,你以为呢?”
没有多做评价。
伏念又将视线落在一人身上。
“……”
“……”
旋即。
整个仁礼之堂不住响起道道低语争论之音,对于众人所言众策,给予一一商榷。
这一日……持续良久。
******
“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