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7Z小说网>秦时明月之政 > 第五百七十四章 土地户籍制度下(第1页)

第五百七十四章 土地户籍制度下(第1页)

原则上来说这比大秦原先的政策赏赐更多了,并且相对增强积极性和土地市场灵活性,但是多收取的田赋又限制了肆意的扩张。

对于新拿下的城池土地,以及新投效的贵族官员,已经拥有的土地,是不会收回的,哪怕过了自己的身份,田赋也不会增加。但是在爵位升级之前,土地也不许增加,同样传给后代爵位降等后,也要按照上述秦法执行。

这些是土地政策的基本原则,帝国太大,具体实施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

例如偏僻地区,苦寒地区,为了当地展,以及吸引移民,增强积极性等,会给予政策扶持,例如提高平民可以拥有的土地数量,降低赋税等。

这一套土地政策连招下来,整体还是优点大于缺点。

优点是利于政治管理,打散大家族为小家庭,减少地方宗族势力,便于国家管理,加强中央集权。

对于经济展,激生产积极性,按户分田并配套奖惩机制,且针对不同土地类型给予扶持,能激百姓生产积极性,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业展。

大力抑制土地兼并,从土地分配、买卖及赋税多方面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土地权益,维持社会稳定。

并且促进市场流通,允许部分土地买卖,一定程度上促进土地资源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

在社会稳定方面保障民生,给平民分田分宅,保障基本生活,对老人的赋税徭役减免政策,鼓励赡养老人,维护社会伦理道德,保障弱势群体。

同时最重要的激励机制,对贵族以爵位赐地,且传代递减时给予优待,既激励民众通过战功等获取爵位,又限制贵族土地无限扩张。

至于缺点,对于平民来说主要是分家导致压力较大,按土地总量收田赋,不论土地产出,遇灾年或土地贫瘠,平民赋税压力大,易致贫困。但是这个可以通过政策补贴,以及政策性阶段性时间性等不同政策减免。

没办法,天底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这已经是最优解了。

统治者是最需要做出取舍的人,隐性的显性的短期的长远的,一切都要算清楚,有问题就必须解决问题!必须拿出方法!一个人等得了,全天下那么多人可等不了。

相比较没有办法,再不是办法的办法也是办法。

相比较没有制度,再差的制度也是制度。

遗憾的是制度一旦形成,必然造就相关既得利益群体,哪怕以后不合时宜,亦或有了更好的,也很难废除和更改了。毕竟,坏人富贵和害人性命也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在现在,这制度并不差。恰恰相反,在这个时代,以及之前残酷的现行制度下,这反而是更大的优待了。

对于官员,现在大秦已经逐渐把贵族和官员分开来,贵族当官当然更容易,但是已经不是只有贵族才能当官,而如果非贵族而当官,如何给与官员优待,嬴政日后会进行官员定级,现在暂且新增了一个散阶制度。

同样为一十八等,对应一十八等爵位,享有对应的优待和土地政策,纯粹的官员和贵族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唯独官员的优待是无法长久传承后代的。

为了避免官员过于胡搞,官员的土地是可以传给儿子的,同样也是和贵族一样,降等继承,但是儿子不能再传给孙子。

对此嬴政也给了最大的优待,那就是官员的所有土地都是可以买卖的,传给子女也可以买卖,而且户籍也不会在子女辈直接滑落,官员为户主,即便死去,儿子做不了官,直到孙子死去,到了孙子才会转为民籍。

即便子女不肖,也不用担心家族瞬间阶级滑落,起码可以卖了土地做个富家翁,免得官员为了后辈着想狗急跳墙,大贪特贪毫无忌惮。

现在的情况,无论如何只要当了官,即便后代阶级滑落也需要时间,而现在无爵而有官之人,出身也多是卑微,这也可以顺利推行。

关于籍贯政策,贵族可以当官,官员也可以立功得爵做贵族,两者的待遇可以叠加,但是土地继承政策优先按照贵族来。

现在的贵族和以前的贵族也是不一样了,属于新型贵族,压根没有行政权力,只有加上官职才行。

贵族也是很多的,有爵位就算贵族,再小也算。嬴政刻意对贵族群体进行了扩大化,这一招让他们再也团结不起来了,大小贵族之间的差异甚至比贵族平民的差异还要大。

而想要做官,是要考试的,现在想要靠举荐,那是越来越难了。

新进入官场的底层贫寒士子,不遗余力的捍卫只有考试才能做官的规矩,嬴政自然更是乐的实施。

对于爵位,也不是只有军功才能得爵,只要有功都可以得爵,这也是嬴政吊着所有官员的萝卜。

只是当官,富贵没得太快。还是只有做贵族才长久,只有贵族才是真富贵,才是真荣耀。

现在贵族是贵族一个圈,官员是官员一个圈。既是贵族又是官员的,那又是一个圈。

对于嬴政来说,最重要的统治基本盘当然是平民,但是帮助统治的工具,最重要自然还是贵族群体,这些帝国最大的既得利益群体,是嬴政最坚定地支持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