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之下。
京城自最高学府国子监及以下,所有书院被全数关闭,士子遭受驱逐。
就在士子迷惘,士林震怖之时,圣意入耳,举国上下,禁毁心学。
教授、传授心学、阳明心学者,以违大逆论处。
有老儒当众疾言厉色,怒骂权奸当朝,圣上昏庸,竟毁圣人之学,随后,便有锦衣使者到场,当场将之杖杀。
有士人不满锦衣之威,欲呼众冲撞,也被锦衣卫揪出,一同杖杀于众人之前。
泥人也有三分火气,众多士子爆不满,想要与锦衣卫争个高下。
而锦衣卫早有准备,将准备好的大毛笔,沾染上特制墨汁后,甩入士人之中,以做标记。
接下来便是更多的锦衣卫登场,抽出绣春刀后,对沾染上墨汁的士人格杀勿论。
意识到不对的士人,转身就想跑,但为人群所堵,混乱之下,不少士人被推搡倒地,被活活踩踏而死。
外围的士人,倒是趁乱能跑,可那特制墨汁,怎么擦也擦不掉,洗都洗不掉,守在街头巷尾的锦衣卫,看到被标记的士人,上去就是一刀。
一条宽长的天街,被鲜血侵染,横尸无数。
士子之骨,随处可见。
金陵士祸,在京城之中重现,史载:天街士祸。
而为了惩处不满禁毁心学的士人,内阁很快宣布,自即日起,朝廷停止一切对有功名者的禄米。
士人,不再在朝廷供养之列。
无数心学、阳明心学中人在心里呐喊、怒骂张居正内阁欺师灭祖,悖逆人伦,不得好死。
也有其他学问门人试图抗争,直言本学无罪,不该受心学牵连,高喊冤枉。
翰林院的翰林们,集体来到了内阁直庐前,请张居正内阁给个说法。
不过,汲取了过去的经验,没人敢再冲闯内阁,就那么站着等说法。
但就在阁门前,习学不同学问的翰林,竟然先对心学、阳明心学中人起了攻击,指摘心学误国,害人害己。
哪怕是心学门人,也对阳明心学颇有异议,但到底是距离圣人在世最近的学问,阳明心学的翰林,占据了翰林院一半之多,以一敌众,完全不落下风。
嘲讽其他学问,甚至嘲讽儒学不中用,这种地图炮的攻击,彻底激怒了其他学问的翰林。
遂开启了一场恶斗,对阳明心学门人挥起了拳头,正砸中一人面门,鼻血登时就下来了。
“打!”
“打他!”
“打他们!”
“打死他们这群狗日的!”
“……”
上百位翰林,在内阁直庐门前,打的彼此头破血流,官袍破烂,不比街头混混好多少。
而这场恶斗,被张居正、高拱、胡宗宪、李春芳全程目睹,所有人的眉头紧皱。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圣上清洗了几轮官场,但凡在京城内,有点本事的翰林、进士、举人,都被朝廷委以重任。
能始终未被提拔的,要么是腐儒,要么是废物,如今的翰林院这群翰林,则两者兼有。
既是腐儒,又是废物!
“撤了翰林院吧。”高拱提议道。
翰林院,是唐初开置的宫廷供奉机构,安置文学、经术、卜、医、僧道、书画、弈棋人才,陪侍皇帝游宴娱乐,统称翰林院,并非正式官署。
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有“天子私人”之称。
在院任职与曾经任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
宋朝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
等到大明朝以后,大部分职能被内阁等代替,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
地位清贵,是成为阁老重臣以至地方官员的踏脚石。
这才有了‘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