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7Z小说网>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二百五十章 万寿宫成龙驾腾迁(第2页)

第二百五十章 万寿宫成龙驾腾迁(第2页)

虽然他就是在逢迎圣心,但不能传扬到后世。

一代贤相的名声,不能坠!

经过晋党倒向,高拱夺权,大起大落的张居正终于有了危机感,朝廷中的权力,张居正在抓紧时间往怀中揽,而圣眷,张居正也在努力争取。

圣君在位,得君心者,得权力。

直到此刻,相府还挂着孝,胞弟张居易的死,可以是军方在向圣上表忠心,也可以是圣上在警告他。

按照之前老母给两个胞弟的安排,张居易去军方捞战功觅封侯,张居谦随战船去西洋捞钱财。

张家的手,触及政、军、商三界,这简直是要打造出一个无上家族出来,这显然触及了圣上的底线。

于是乎,他差点倒台,胞弟张居易直接身死,胞弟张居谦则被他亲自打断了腿。

以后别说登船出海,就连上个床都费劲。

为此,他险些与老父亲、老母亲翻了脸,但明悟过来家族险境的老父母,还是因为一子冻饿而死,一子身有残疾,且是亲手造成的,而气病了。

老父亲的身体本身就不太好,两个幼子又是心上肉的存在,这下,差点没有死了。

幸好,张居正在打断幼弟腿时,请来了太医院院正李时珍,有神医在旁,哪怕到了鬼门关,照样能给拉回阳间。

但是,腿伤易治,气疾,李时珍也能医,唯独心病,李时珍没有太好的办法。

这些时日,张老夫人整日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张老太爷更是不堪,浑身总觉得没有力气,躺在床榻上,少有起来的时候。

要不是海瑞,张家就此家破人亡也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张居正下值后都不想着回家,有时干脆在值房中睡了,这番反攻倒算如此猛烈,甚至有些不顾一切,破坏规矩,其一的原因,便是在纾解满心的苦楚。

泄过后,张居正明显好受多了。

“是。”李春芳点点头道。

他就没那么多顾忌了。

不想争权,不想当完人,行事随心所欲就好了。

……

一名九卿被斥退。另有三十二名朝官被斥退。

五十三名朝官被外调出京。

朝野上下,顿时掀起滔天骇浪,明里暗里的计较无数。

浙江衢州府知府杨俊民还是死了。

背后身中数刀,锦衣卫、东厂联合宣布是自杀。

整个衢州府上下官吏,被全数罢官去职受审,罪者诛,庸者贬。

开化、德兴两县矿难,死伤百姓的抚恤,就由被诛之官家中抄没所出。

死者抚恤在千两银子以上,伤者补偿也在百两银子以上。

两县乱象,皆未冲撞衙门,被定以为民情,而非民乱,由浙江巡抚王用汲劝服归乡恢复生产。

去年未尽之事,自此全部而终。

党派轰然崩塌,长子为己命令而死,年过五旬,已是知天命的吏部尚书杨博,知道圣上留手了,给予了体面。

杨博忽然病了,圣上特遣御医前去看望,不几日痊愈。

而在病愈次日,杨博以“年老力衰,不胜繁务”为由,向玉熙宫,向内阁,乞骨还乡。

历来国之重臣辞官,为君者总要三挽三留,为臣者也要三辞三拒,如此拉扯一番,互表君臣情义。

杨博是嘉靖八年进士,在朝三十三年,见遍了大明朝的起落起,这一朝之臣,朱厚熜也愿意给予落幕。

第一次挽留,玉熙宫降旨吏部,命吏部上下官员齐至杨府,挽留杨博,挽留上官。

然杨博去意已决,含泪让奴仆关上府门,拒不见部下。

第二次挽留,玉熙宫降旨内阁,命内阁阁老李春芳亲自登临杨府,挽留杨博,为国挽忠。

杨博命奴仆大开中门,亲迎阁老于府中,杨博仍去意坚决,数个时辰后,李春芳叹息离去。

第三次挽留,玉熙宫降旨杨府,圣请杨博勉励,当有诸葛武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继续留朝。

杨博命奴仆大开中门,设香案,沐浴焚香后,大拜于地,以才疏德薄,有负圣望之语,泣血封旨,捧还官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