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他与众将领所制定的策略,这次西征首先要做的就是拿下封丘城并将张燕领地,由西向东一分为二。
只要攻下封丘城、北边黑山军等与张燕断绝关系,半个太行山都能不打不倒。
拿下太行山黑山军后,双方力量对比会有一个质的扭转,届时,李淮痕便能挟有利之势,由北向南挥师南进,直插太行山,一举全歼张燕。
张燕有智谋,虽兵败,但仍头脑清醒,岂非李淮痕之谋。
他迅速撤到封丘城后,不再退缩,一方面整理败兵、加强城防,另一方面又派人到太行山去,让他在前线添调军马坚守封丘城。
10天以后,张燕又在封丘城前线,聚兵近3万,呈固守之势。
张燕刚到封丘城时,屁股尚未坐稳,李淮痕便率兵杀到,在封丘城的东南面下了寨,造成攻击的局面。
双方实力不相上下,李淮痕先大获全胜,有士气之利,而张燕背倚坚城,有地利之利,双方力量堪称旗鼓相当。
李淮痕深知以强攻无法夺取封丘城的事实,便根据祖狄的提议,发动了新一轮进攻。
劫掠粮道。
安营第二天,李淮痕又派骑兵部队绕过张燕防线,向敌后纵深挺进,继续冲击张燕粮道。
粮食供应畅通与否直接决定敌军斗志,李淮痕认为只要能断送张燕粮道就不需要自己强攻,封丘城不战。
然而原来张燕究竟是不是张燕并没有这么轻易的搞垮。
粮道两劫后,张燕迅速与之玩出了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的游戏。
反劫粮。
近4000骑兵亦受张燕所派,潜入李淮痕控制地区,展开狂劫粮草之战。
李淮痕骑兵之多,总人数达二千之众,足足不及张燕的二分之一,而且手下也没有真正通晓骑兵作战之将,相互劫粮,自然不久便落在下风。
李淮痕粮草的储备,本来就没有张燕那么丰富,如此相劫,首先崩溃的无疑会是自己。
半个月后,算亏算收,半个月后动粮、李淮痕轻骑共摧毁张燕粮草近10万斛,丰收堪称丰盈。
可可惜却是,其粮草为张燕骑兵所伤,所劫将近20万斛,亏损仍占张燕大半。
粮草的损耗,迅速影响军心士气,李淮痕经过前一回合大获全胜后,好容易树立起来的昂扬斗志,正在逐渐开始坠落。
面对这一局面,李淮痕及其将领,一时半会儿想不出解决办法。
正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已经华灯高挂的李淮痕怎么也睡不着,在账上踱来踱去,琢磨破解困局之计。
就在此时,门外亲兵前来报喜,言为祖狄求之。
“这么晚了,我还在干什么?”李淮痕有心,没有这样的情绪去看她。
亲兵却说:“禀主、祖尉曰:自有方法帮主公解粮道遭劫之难。”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