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7Z小说网>秦时明月之政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对商人重拳出击(第1页)

第五百七十五章 对商人重拳出击(第1页)

现在嬴政愁的就是日后。

在拿下赵国以后,就已经往北方进行了适当的移民这才分得过来。

燕国地广人稀倒是问题不大,再加上狠狠处置了一批王室,燕国距离人口饱和还早的很。

说实话,那破地方现在的人都巴不得往中原近点呢。苦寒之地可是真苦寒,现在狗都不愿意去。

嬴政愁的是魏齐,两国皆是人口众多,人口密度较大。

以后拿下以后,就只能适当往南北匀一匀了,要不然好地方是真的不够分。

那时候就需要尽快拿下楚国了,借地大物博地广人稀的楚国疏解压力,采用政策扶持,政策利诱百姓移民。同样也只有人口多了才能更好开东南大地。

不过终究问题不大,现在终究还是地多人少,无非是需要匀好罢了,嬴政有这个颠勺的能力,毕竟不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现在大秦是有足够的财力去做的。

目前大秦的田赋还是高了些,十收三。

但是嬴政是真没全用在自己享乐上,实在是因为帝国需要做的事太多了,需要用钱粮的地方也太多了,百姓也都能理解的,毕竟大秦的变化都看在眼中。

就这已经是减少了许多,百姓已经感激涕零了,在嬴政继位之前的田赋,有时候最高都到了二收一了。

暂时再苦一苦百姓吧,帝国的展总是要付出代价的。当然,骂名不会有,反正史书不会记。

修史肯定是要修的,官方不修,那野史就会满天飞了。官方自己修可以更好的美化历史,把历史这小姑娘打扮的漂漂亮亮,这是有利统治的,同样也能制造舆论导向和社会思想倾向。

至于加私货那是肯定的,不加不就白修了吗?修史可是费心费力费钱的事,可不是想象中简单的事,费这么大劲,不加私货不就白修了?当然,也不会太假太夸张,在关键的地方用春秋笔法足矣。

最主要的是把自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圣君形象彻底立住!再重点描述一下以前诸侯争霸天下的惨状,百姓的水深火热,只有如此才能衬托出现在太平天下之美好。

只要官方宣传百姓就会信的,刁民们总是迷信权威的,即便不全信,把水搅浑也足够了,反正刁民们的记性总是不太好。

不过现在在大秦快展中,花钱也是真多。没办法,朝廷只要动一动就要花钱,任何事都是需要用钱的,展更是需要钱的。

为了提高中央财政,嬴政已经老早的就开始了少府专营,把盐铁茶铜都收归少府专卖,严厉任何私营。卖的不便宜,但也让普通百姓可以承受,人头税也不算低,再加上田赋。

除此之外,山川池泽也都是秦王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嘛。

当然,百姓之渔猎,也不可能禁止,那就是要了人命了,派有征者对普通百姓象征性收点税就算了,但是对于非一般的,那就不同了。

矿产资源,也是由少府垄断的!

以及商税!

虽然现在市场经济并不达,但是该有的还是要有,现在不定好规矩,等以后后世子孙怕就是不好再定了。

在现行土地政策下,必然有大批贵族官员不得已转走经商之路,商税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而同时对于市场也不能不进行干预。

嬴政仿照宋朝的《商税则例》制定了详细的商税收取法律,新增设商税司,在各郡县都设置有税场负责商税征收。

明确了商税的征收对象、税率、征收方式等具体内容,要求征税必须依据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增加或者减少税率,不得随意干涉商人的经营活动。

为防止官员滥用职权,鼓励商人告官员;对检举偷漏税情况查实的举报人,给予丰厚奖励。

目前商税的征税对象主要是市商籍。

经商之人会被列入单独的市商籍,只有市商籍之人才允许经商。

市商籍明言定为贱籍,这也是为什么把奴籍挂在市商籍的原因,是为了在名声上毁了市商籍。

市商籍之人分田只有农民一半,且禁止持有多余田亩,禁止买卖土地。

一户之人,直系血脉上查三代下查三代,禁止为官为吏,禁止参军,禁止得爵。

凡是贵族与官员禁止经商,禁止迎娶贱籍之人。贱籍女子为姬妾,所生庶子没有任何继承权。

市商籍想要转籍,户主禁止转籍,家人想转,需先转为奴籍三年,然后单独列出开户方可为农民籍。市商籍之人转籍,一生只允许转一次。

凡是商籍之人,需要每年向朝廷申报财产,交财产税,禁止商人穿戴丝绸锦缎衣物,禁止乘坐华丽的车驾,禁止乘坐马匹为力的车架。

限制商人的原因很多,不必细说,但是最重要的就是为了统治稳定,社会稳定。

不限制商人甚至是会影响政权的。

但是又不能杜绝商业,毕竟无商不富,社会展商业活动也是有其必要性和积极性的。

农事不出则乏其食,商不出则三宝绝。这个道理再早几百年也都懂的。

那就只能把他们当猪养了。

虽然能成为大商人的不会是普通人,但是规矩已经定了,那些必须体面的体面人也必须有所收敛。潜规则就是因为只能在规矩底下,是不能拿到台面上说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